70年绵延不断两岸情 台湾先生跨海寻亲完成心愿

2016年11月30日 11:14:00 来源:
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我收到张处发来的瑞安台办的回复“杨先生在瑞安的亲人找到了”。找到的是大伯杨绍烔的家的两个儿子(大哥杨锦贤,二哥杨锦辉)

AA

  这是一段长达70多年的漫长思念,在今年,这段思念漂洋过海来到温州。温州的这个秋冬,对于台湾杨宇圣先生来说,真是温暖无比。

  杨宇圣先生1968出生于台南,现任德国莱因TUV SQ+研发暨推广中心培训与咨询总监。

  杨先生寻亲的口讯是台湾侯志君先生捎来的。

  侯志君在浙江工贸学院任教多年,是一位热心人,也是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好朋友。今年国庆度假回温带回一个信息,那是一个深藏在心底的一个情缘——“一位台湾先生在温州瑞安有失联多年的亲人,他想找到他们!”

  国庆结束,第一天上班,侯老师就来到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找到我们。

  当天,我便与寻亲的杨先生互加微信,希望他提供些资料。

  杨先生能提供资料很有限:爷爷(杨锵荣民前20\3\8)奶奶(胡氏民前19\5\10),父亲(杨绍纷),曾就读浙江杭州大陆高级测量学院,当年的地址(原地址瑞安县中央镇三巷庙街61号),叔伯(杨绍炯)。失联近70年了,那年头拍照是奢侈的,所以没有照片。

  杨先生告诉我,他与母亲在老房子里多次翻找,他依稀记得父亲三十年前在世时有张全家福,但最后并没找到。

  我一边与杨先生交流,一边第一时间向市台办联络处张处汇报,张处十分重视这件事,杨先生的寻亲信息立刻转到瑞安台办。我继续与杨先生保持联系,看着微信里逐渐增加的回复记录,整个故事也慢慢的完整起来。

  按他的话说,他是标准“台二代”, 1946年,作为军人的父亲随蒋中正一起撤退来到台湾,从此便与温州的亲人失去联系。后来,父亲在台湾娶妻生子,开始生活。1985年,父亲在台湾过世,据说唯一一张伯伯的照片,也在父亲去世陪父亲去了。杨先生说,父亲生前没有在他们面前提过寻亲的事情,但作为儿子,他能感受到父亲在提到家人时,眼神中那种深埋的思念。杨先生本人也是军官,一直到几年前退役。

  “虽然父亲过世已经三十年了,但我觉得这是父亲未完的心愿,我想把它完成。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大,这种寻亲的念头越来越迫切了。”

  接到寻亲信息的瑞安台办迅速开始了搜索。

  瑞安台办的何俊杰马不停蹄的在行动,他在档案记录资料里找到了一个和杨先生的爷爷杨锵荣名字谐音的人。有了希望的苗头后,他开始寻找地址,“瑞安县中央镇三巷庙街”从老档案翻起,历史一页页的翻开……

  根据信息检索,中央镇在解放后改名为城关镇,后来又更名安阳镇,现在叫玉海街道,但街道面积很大,当年的三巷庙街早就不存在了,那么这个地点到底在哪里呢?好在,何俊杰是瑞安城关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一带比较熟悉,且曾听老人讲过,对这条老街依稀有印象。跟据寻亲信息提供的姓名与地址定位他斟酌良久,最后把焦点对准现在的南门社区。有了目标后,何俊杰开始联系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经过筛查后找到了一户人家,并提供了联系电话。

  10天!70年的思念!终于有了着落。18号上午,我们收到瑞安台办的回复“杨先生在瑞安的亲人找到了!”

  找到的是大伯杨绍烔的家的两个儿子(大哥杨锦贤,二哥杨锦辉),并发来对方的联系电话。大伯杨绍烔已过世多年。

  收到消息,我也非常高兴,真希望能立刻告诉杨先生,但是受通讯限制,因为还不能与台湾直接拨打电话,只能通过微信联系,在台湾,人人都用LAN,如果需要与大陆联系,就需要特地安装微信软件。所以,消息发出去后,我能做的只有等待。

  在等待回复的时间里,我与杨家大哥通了电话,杨家大哥70来岁,电话那头声音洪亮笑声爽朗,知道这事后很意外也非常开心,他说老一辈人都走了,非常欢迎弟弟回家看看。

  “我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远在台湾的杨先生在得知寻亲成功后非常激动,他说,自己看到留言后,一时不知所措,感觉真是上天眷顾,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寻找到了亲人。

  杨先生把好消息第一时间在微信里与在温工作的老友侯老师分享,侯老师也跟着激动不已,把两人的聊天截图转发给我,字里行间充满了激动与愉悦。

  我们办公室里的每一个都替他们开心,真是一个快乐而圆满的结局。

  杨先生与瑞安杨大哥互加微信好友又耽误了几个小时,杨先生在微信那头焦急等待,我一边安慰他,一边给杨家大哥打电话,杨家大哥在电话里乐呵呵的说“好,我这就看微信去”

  下午,杨先生都在微信里与我断断续续的聊着,说着进展……

  “我们通过好友了”

  “我现在要开会,等会后再联系他”

  “我给大哥发了很多信息,我想再核实一下,毕竟这么多年。”

  “他怎么还没有回复?”

  “我准备晚上下班后,回家打电话给大哥,很多话要说,电话说比较好”

  “这个好消息我还没有告诉母亲,我要回家当面和老人家说”

  晚上,约8点我收到杨先生的留言

  “老师,是真的”

  “没错”

  “他是我大伯的儿子!”

  太让人激动了,失联近70年,一朝亲人相认!

  杨先生已最快的速度安排好台湾的工作,计划携夫人于12月10回温探亲。我们祝愿杨先生此行顺利。

  "年轻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各者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读张爱玲写的这段话时,我还似乎能隐约感受到这种分隔两岸延绵不断的思念与无奈之情。感激温州市台办,感激这个讯息发达的年代。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许淑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