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老翁董绍新的“好事人生”

2016年12月01日 10:06:22 来源:
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在此之后,凡是哪里听到、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不吝惜把善款送到他们的手中。

AA

  董绍新出生于1934年,在21岁的时候他就立下了此生要做100件好事的志愿,如今,60年过去了,他所做的好事已远远超过百件,但助人已然成为老人生活的一部分一直持续着。

  1954年,董老迈出了60年“好事之路”的第一步。当时,作为驻村干部,董老在走访中得知沙岙村的一户人家生活极度贫困,当时洞头刚解放不久,每家每户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他的工资每月也只有20几块钱。看着人家没钱、没粮票,孩子和大人一起挨饿,董老便带头捐了1块钱,再继续发动干部、村民一起凑了5多块钱,帮助这户人家解决够米困难。

  在此之后,凡是哪里听到、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不吝惜把善款送到他们的手中。从银行工作人员,到县财政局领导,再到金融机构负责人,身份转变但董老做好事的心始终没变。从最初每月拿出一二元,到现在每月七八百元,好事“基金”的地方存放点,也从抽屉“搬”到了银行,为此,董老还专门办了一张“助贫残专折”。

  董老的生活很节俭。他不讲究吃穿,这辈子他没有穿过西装,唯一的正装是一件中山装,而其他的衣服则都是子女孝顺他买的。为了省钱,40分钟以内的路程,董老都坚持步行,他的牛皮厚底鞋为此每年要补上三次底;为了省钱,董老几乎不去旅游,董老说,在他眼里旅游是“花钞票,买疲劳”。

  可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他却十分慷慨。有一次,董老得知东屏街道一孩子,因母亲早逝,父亲又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已很困难,加上姐姐上大学,自己读高中,学费更是无处着落。为了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渡过难关,他不仅四处为姐弟俩筹措学费,还自己掏钱以县建行党支部无息贷款的名义资助5000元,帮他父亲开了一间小店谋求生计。至今,孩子父亲还不知道是董老帮助了他们。

  做好事不图任何回报,偶尔还会听到一些冷嘲热讽,董老丝毫不在意。但更多的是,在他“好事人生”的感召下,不断有人加入到做好事的队伍中。2013年,在董老和5名爱心人士的牵头下,关爱帮扶小组宣告成立,小组成员每月上交200元作为帮扶基金,扶危济困。如今当年的5人小组已经发展至39人,其中还有曾受过老人帮助,如今反哺社会的大学生。

  2014年7月18日,董老此生要为贫困百姓办百件好事的承诺已经实现。这本被岁月抹去光华的红色缎面笔记本,完成了自己光荣的历史任务。原先的笔记本已无纸可记,董老自己裁好大小合适的白纸进行“加页”。在加页纸的最后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日记本已无纸可记,今后为贫困群众再尽义务小事均不记录,自己将继续余生甘为孺子牛而努力!”这是这本写了大半个世纪的日记本的最后一句话。

  如今,老人将这本日记本传给了孙子董逸翔。董老说,把自己今生立志行善的故事传给下一代,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这些将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许淑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