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15周年|腾挪之间见真章 龙湾“腾”出的未来

2020年08月12日 16:16:00 来源:温州新闻网
核心提示:为践行两山理论,多年前,龙湾下定决心腾龙换鸟,断臂求生,不断淘汰转型合成革产业,腾出环境空间给未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AA

  编者按:住在龙湾瑶溪街道黄山村的林善松老伯提到现在的生活,笑逐颜开。曾经生活在重污染区的他和记者说:“合成革产业没整改之前,周边飘来的空气都是酸臭的,河道的水也是又臭又脏,山上的树也被熏得蔫黄。但现在,大不相同了!”

  是的,和林善松的生活一起变好的还有龙湾区的现在和未来。随着一次次腾笼换鸟,龙湾换出了新生态,迎来了新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为践行两山理论,多年前,龙湾下定决心腾龙换鸟,断臂求生,不断淘汰转型合成革产业,腾出环境空间给未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合成革行业是龙湾的支柱性产业,产品一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龙湾更被誉为“中国合成革之都”。而合成革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也给辖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大气等环境污染为发展埋下严重隐患。

  政府牵头企业  同心戮力阔斧整改

  2004年,龙湾合成革行业被列入全市环境保护重点“严管区”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合成革整治工作作为龙湾区环境污染整治的重中之重。2004年到2016年,先后进行了两轮集中整治,停产全区196条合成革生产线,全面完成84家合成革企业整治。

  在整个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同心合力,壮士断腕。

  龙湾区专门成立区环境污染整治大会战领导小组,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在有限的财力中优先安排污染整治资金,并先后出台《龙湾区合成革行业环境保护长效管理规定》和《龙湾区合成革行业整治攻坚行动方案》,等措施,划定敏感区域、明确削减企业清单,确保整治按时按量完成。

  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环保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全国首个合成革固废处置中心;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全区首个合成革浆料(原料)废桶清洗规范点。

  建成“四位一体”的在线监测网络,实时在线监测企业生产。同时,考虑企业因顾虑经济利益而导致的“退出难”思想,对合成革企业在整治过程中按要求削减的生产线经济补偿。

  龙湾合成革企业更是积极主动、迎难而上进行升级改造。据不完全统计,企业近几年投入治污的资金达4亿多元。

  重污染园区转型新动能  带来新希望

  投资20亿元的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中心是龙湾浙南科技城范围内首个落地的数字经济产业重大项目。但是这里的前身,却是污染严重的合成革企业园区。

  该项目选址的地块原属于金岙工业区,该工业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曾经有大量的合成革企业落户该园区,片区工业污染十分严重。

  为保护环境生态,同时助力传统经济提升转型,该工业区被重点拆除整改,腾笼换鸟。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中心建成后将成将集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总部及服务配套等功能于一体,引育集聚一批高成长型数字经济企业,成为浙南地区数字经济创新高地,预计5年产值超100亿元,10年创税超10亿元。未来,这里将成为龙湾经济发展的引擎。

  青山绿水出成效  百姓人欢笑

  龙湾瑶溪街道黄山村曾一度是合成革污染影响的重灾区,河道、空气等污染严重影响到村民的健康和生活。而大力的整改是有成效的,对于老百姓来说,水更清,天更蓝,日子更舒心了!

  黄山村村民林善松在采访时说道:“没整改之前,飘来的空气都是酸臭的,河道的水又臭又脏,山上的树也被熏得蔫黄。但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空气也清新了,树叶也绿了,我们生活在这里也感觉舒心了很多!”

(龙湾瑶溪街道黄山村村民林善松接受栏目采访)

  除合成革之外,在提升环境,保护生态工作上,龙湾还先后就印染,化工,金属表面处理,铸造等行业开展整治。龙湾全力营造出的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和加速了大量新动能产业项目的落户与改造提升。如大唐5G、中国眼谷、北斗基地、浙南量子信息安全产业园、浙南·云谷等新产业项目实现华丽蝶变,为龙湾的未来发展打入强心剂。

(大唐5G长三角区域中心效果图)

  守住青山,换回金山!践行“两山理论”,龙湾一路披荆斩棘,浴火重生。未来,在践行“两山理论”的路上,龙湾会走得更坚定,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添彩增色!

  栏目介绍

  《温网议事厅》于2012年10月在温州新闻网正式上线开播,是温州本土首档市党政部门一把手对话网民系列访谈节目。截止目前,栏目累计推出近300余场访谈,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390余人参与访谈,被业界称为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的温州模式,先后获评“2013-2014中国最具影响力网络问政品牌”和“2014-2015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网络问政栏目”。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赵乐韵|编辑: 王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