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彪:两地深度合作必将使温州政府治理从“无为而治”走向“善为善治”
核心提示:
陈金彪,男,汉族,1963年4月生,浙江诸暨人,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浙江省温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演讲文字实录
陈金彪:首先非常感谢论坛提供这么一个机会,让我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借这个机会,代表主办方之一温州市人民政府对论坛在温州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也欢迎各位嘉宾莅临温州。这次论坛围绕“深化两岸民企创新合作,打造两岸时尚示范之城”这一主题开展讨论,非常契合温州经济的转型发展,我们非常期待能够听到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我也向就温州如何建设海峡两岸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为两岸经济合作带来新机遇,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与大家进行交流。大家知道,2011年国务院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在海西区国家战略中,温州要成为连接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和出海口、两岸产业对接的基地和民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目标定位,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打造对台合作平台,全面展开各领域的合作交流。经过实践,我们更有信心地说,未来温州台湾两地合作发展必将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催生新机遇。一、随着温州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温台两地合作的优势更加凸显温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借助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一平台,两地共有的特性又聚合成了新的优势。民资、民企、民营的共有特性,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大家知道,温州是大陆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民本型经济模式是温州经济的重要特征。台湾同样以民营经济为主,尤其在外部开放市场,民营企业是市场竞争的绝对主力。所以同样的经济结构、同样的市场模式,让两地企业合作更有基础、更有契合度,也更有利于两地中小企业在合作中加快制度创新,从家族企业逐步走向现代企业。开放、创新、活力的共有特征,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深度合作。时至今日,“温州模式”的改革创新特质、包容开放态度、市场主体活力,不但没有过时,还呈现出新的时代景象。台湾更是如此。两地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致性,有助于在更大范围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的共有特性,有利于在同宗同源文化下的人文融合。温州是大陆赴台空中飞行时间最短的城市,苍南霞关港是浙江直达台湾最近的港口。随着温州先后纳入台湾居民“落地签”、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城市的名单,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两地同根同源之亲、天涯咫尺之近、合作交流之便,前景无限美好。
时尚之都、轻工智造、开放商城的共有特性,有利于两地产业的互补共赢。早在上世纪,台湾就提出了7大策略性工业和10大新兴的产业。温州也已形成了5大支柱性产业,正在培育10大新兴产业。所以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互补性,使两地企业在市场、技术、文化等方面展开合作更具有了可能性。这是我谈的一个观点。
二、随着温州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温台两地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
同台湾的合作越深入,我们越感到,两地优势各显、互补性强、前景广阔的可合作的产业遍及各方、不胜枚举。
比如,现代金融方面。台湾金融业发达,而温州是全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两地在金融的政策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探索空间,希望两地金融业界紧密互动,推动温台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再比如,在智慧经济方面。台湾电子信息工业为世界所侧目,信息产业、时尚产业发达。而温州正在积极推动电工电气行业向智能化发展、鞋服行业向时尚产业发展、泵阀行业向系统流程装备制造发展。所以我们热诚的欢迎台湾的电子、智能、创意企业能够参与其中,合力开拓智慧经济的新空间。比如,旅游休闲方面。温州景区的面积约占我们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们温州赴台“个人游”开通后,赴台旅游已经成为温州市民的热门选择,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内地居民也通过温州的空港赴台旅游,所以两地加强旅游合作的潜力十分巨大。再比如,健康养身方面。温州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集山、江、湖、海、岛之大成,楠溪江、铜岭山、飞云湖、洞头岛、雁荡山等等,都是养生胜地。温州又是全国民政综合改革、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在政策上有突破,机制上有创新。台商要在大陆发展健康养生、高端养老、人文关怀等产业,我想温州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再比如,商贸物流方面。温州航空口岸、海港口岸都是国家一类口岸,现在还正在同步建设4条高速公路、3条客货铁路,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明显。温台两地可以在港航服务业、保税物流业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再比如,精致农业方面。温州与台湾气候相近,非常适合台湾的种子种苗、蔬菜水果等培育和生长;温州又是浙江检验检疫区唯一的进口水果指定口岸,所以完全有条件在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现代农业的合作,将温州打造成为台湾农产品物流集散基地和两岸农业合作的先行区。当然,我们温州与台湾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产业方面,还有在人才交流、技术合作、人员往来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深化全方位合作,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我谈的第三个观点是,随着温州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温台两地的合作方式将更加多元。作为政府,我们要扮演好市场“守夜人”的角色,在深化对台合作中,着力搭好平台、架好桥梁、搞好服务。但与此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两地协会与协会的合作。协会、商会是产业行业的代表、中介的组织,深知产业发展的动向和企业的所思所盼,合作的基础更为坚实。
所以,去年我率温州代表团赴台湾的时候,专门带了十多家商会与台湾的行业工会签署了合作的协议。当时我把那个协议戏称为,叫做“爱情宣言”,所以我们期待着两地协会、商会能够结出更加丰硕的“爱情结晶”。我们要积极推动两地企业与企业的联合。说到底,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关键要通过企业。对来温州寻求发展机会的台湾企业来说,如果一切从零开始,我看是比较辛苦。其实可以跟我们本地的温州企业强强联合,能迅速形成产能、产生效益。对温州企业来讲,通过与台湾企业的合作,能够更好地拓展发展空间,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深度的接轨与合作。我们还要推动两地智造与制造的嫁接,一个是智慧的智。台湾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傲视全球,温州轻工业的产业链基础十分雄厚。用“台湾智造”提升“温州制造”、用“温州制造”承接“台湾智造”,这是两地产业优势互补、深度对接、共同发展的有效方式。最后一个观点,第四个,随着温州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温台两地合作的示范性将更加显现。所谓示范区,就是在某些领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在某些方面催生物质的裂变作用。我想通过我们温台两地的深度合作,必将使遍布世界的温商网络更具有国际化优势。我们温州有6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创业发展,有17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投资,所以形成了遍布全球全国的营销网络、信息网络、关系网络、人脉网络。所以台商“登陆”温州,即可“抢滩”大陆;温商“结盟”台商,便可以“逐鹿”全球。
温台两地深度合作,必将使温州在海西区中更加突显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从宁波到福州绵延大概1000公里的海岸线上,在浙南闽北赣东皖南2000多万人口区域中,温州是最佳的出海口,温州也最有条件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通过与台湾的深度合作,必将有力地提升温州在海西区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增强台商在这一区域的影响力。
温台两地深度合作,必将使温州经济运行机制更加市场化。温州市场经济发育较早,产业基础较好,作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温州可以为台资台商提供更多的便利。与此同时,也为我们温州提升市场化水平带来更多的机遇。温台两地深度合作,必将使温州政府治理从“无为而治”走向“善为善治”。大家知道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政府的“无为而治”激发了民间活力,培育了市场的基因。而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同时需要政府的“善为善治”。所以我们将学习借鉴台湾等地的经验,着力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温州的生动实践。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温州是长三角与海西区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城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带一路”国家的新战略情况下,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温州的独特优势日益显现。合作温州就意味着融入了长三角经济圈,就意味着连上了“两带一路”的最新战略。所以我们期待着与台湾地区的深度合作,努力把温州打造成为改革开放示范区、对台合作前沿区、浙南闽北都市区、时尚产业聚集区,成为长三角南翼、海西区北翼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正如唐代诗人王湾所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温台两地合作发展正进入了历史最佳时期。我相信,在两岸同胞尤其是两地企业界的热情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我们温台两地合作发展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两岸和平发展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