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兴的金融梦

来源:2015年10月13日 10:42:00
核心提示:

  上周与杨嘉兴老人会面时,得知我来自检察院,老人很认真地说:我和检察院是有渊源的。原来,当年因为司机报销修车费的事杨老在检察院协助调查过,他说多年来每一笔账他都算得清清楚楚,记得仔仔细细,怎么也想不通会被检察院调查,还当场放了狠话:“如果查出我有问题,别人判一年,请你们判我十年!”聊到这儿,我们都笑了,杨老评价自己是清高,我却以为这是怀抱金融梦的心无旁骛,不屑蝇营狗苟。

  杨老带我进书房,如数家珍地给我翻看老照片、他牵头发行的信用社股票,还有协会的章程,记忆的画卷铺展开来。八十年代的温州经济风起云涌,街办企业崭露头角却融资无门,民间资本急速膨胀但投资无序,金融乱象陷入了迷局,由当年震惊世人的乐清“抬会”事件便可见一斑。带着改革先驱的敏锐嗅觉,只有初中文化的杨嘉兴立志要办一家面向街办小企业、个体户,没有门槛的“民间银行”!在计划经济大环境下逆向求索,如同产子艰辛,尝尽阵痛只为守护新生命的诞生。

  就在万事俱备、开业在即的那一刻,人民银行下了最后通牒:不准开业!一夜之间,所有抱团取暖的伙伴和支撑瞬间崩塌,抽身离去,杨嘉兴陷入了绝境,他不明白这么一件利于民利于社会的事怎么就不行呢?他不惧怕失败,他心痛因畏惧失败而裹足不前!

  此时,他想到了一个人,当时的市委书记董朝才!我很好奇那次会面,问他:“我知道您当时不认识董书记,那董书记听说过您吗?”他摇摇头,接着说:“打听到董书记住在招待所里我就去招待所蹲守着,递了根香烟给门卫,问他董书记长什么样子,门卫指着进门的那位告诉我,这就是董书记!”在二楼的小房间里,杨嘉兴慢慢讲述自己的经历、街道企业的贷款困境、城市信用社的前景和金融风险规避。

  千里马终遇伯乐,安静倾听了50几分钟的董朝才站起来说:“温州的金融体制改革,就让你先来试点了!”

  所有的艰辛在那一刻得到释然,与共和国一同诞生的杨嘉兴也就此成为了中国城市信用社第一人。可是尘埃并未落定,直到去年杨老还在为创办第一家民资银行奔走筹谋,我很不解,这不应该是含饴弄孙,尽享天伦的年纪了吗?他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说:“我心里牵挂这些小企业,我牵挂温州的经济…”(作者:陈溶溶)

N编辑: 林晨颖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