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亲人天经地义

来源:2015年11月18日 16:18:59
核心提示:

  岩坦镇道基村的张桂蓉扶养幼兄叔长大成人,照顾夫兄婆母安度晚年

  岩坦镇道基村的张桂蓉扶养幼兄叔长大成人,照顾夫兄婆母安度晚年,自置课桌义务教书育人……她几十年如一日,用执著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老爱亲的美德。与夫患难与共扶幼兄叔成长

  张桂蓉1945年12月出生于仙居县城的大户人家,兄妹5人中排行第三,自幼聪颖可人,是父亲的掌上明珠,5岁那年的元宵佳节之夜失去父爱,这如山般的父爱就永远定格在5岁的记忆里。

  张桂蓉的母亲带着5个张口要吃的儿女,变卖了家里包括房子在内所有能卖的东西,还是供养不起儿女读书的学费,后在好心的同父异母的二哥资助下,张桂蓉才勉强读完五年小学,16岁时,为了生计问题远嫁到永嘉与仙居接壤的岩坦镇道基村垄垟自然村,就这样改变了张桂蓉的命运,演绎了一个凄美动人的孝老爱亲故事……

  当时来到道基村垄垟自然村时,看到茅草屋,张桂蓉哭泣着扭头离开,独自一人回到仙居城里,最后,张桂蓉还是为了三个没有父亲的小兄叔(其中一个10岁,一个6岁,一个还在吃奶)和慈祥善良的婆婆,哭着留在了小山村。一家人蜗居在只有在童话里看过的茅草屋里,人畜同住一个屋檐下,床挨着猪圈牛栏,那不安份的牛时常将头伸过木栏栅叼起床上的薄被。无奈的张桂蓉常常坐在屋前的岩背上,白天仰望日出日落,夜晚面对月圆月缺,看那“日头”从东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经受着这生离死别般的煎熬!没有恋爱,更不知恋爱为何物的张桂蓉就这样稀里糊涂成了人家的媳妇。

  公公中年早逝,丈夫个矮乏力,张桂蓉上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下要扶养三个幼年的叔伯,还要拉扯四个待哺的子女。她从一个曾经的大家闺秀转换成一个地道的农家小媳妇,与婆婆和睦相处,与兄叔同住茅屋,与夫君患难与共,支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特殊家庭。

  在道基村,小孩子读书极不方便,加上家里贫穷农耕忙,想让孩子上学读书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为了改变山里人家世代文盲的落后状况,张桂蓉利用自己小时学的知识,教他们最简单的语文、算术,上世纪70年代初她在深山里开起了小学堂,欣然当起了乡村教师,义务教兄叔、子女及邻居家的8个大小不等的孩子读书识字,还为社会输送了一名大学生。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张桂蓉住上了瓦房,过上了“从地狱升到了天堂”的日子。此时,三个小兄叔拉扯长大了,但张桂蓉自己却患上了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小兄叔各个都成家立业后,她又默默回到了娘家。自身伤残陪母亲安度晚年

  这一辈子,张桂蓉一直不停地在做婆家和娘家的“顶梁柱”,陪伴小哥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后来又侍奉贫病交加的孤身长兄饮食起居多年,让大哥无憾走到人生终点,又送走了历经84年风霜雨雪的婆婆安祥离世。在她50岁那年,未到花甲的丈夫突患脑溢血,从此失去劳动能力,也失去自理能力,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身体恢复较好,直至前年去世。

  如今,对于张桂蓉来说,能陪母亲度过最后的日子是她唯一的心愿。而张桂蓉的儿女却很担心,因为张桂蓉于2006年滑倒摔成股骨颈骨折,落下终身残疾,一直没有好好医治过。

  女儿周颖景说,母亲从不向亲人和子女说一个苦字。现在几个兄弟姐妹只想让母亲早点治好腿疾,哥哥周海萍也每隔一些日子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母亲早点做手术,但是她怕我外婆这个样子,会留下遗憾。

  邻居们一说起张桂蓉,就竖起大拇指,大家都说这个女儿好啊,自从老太太中风后,每天要为老母喂饭、擦身、翻身、端便盆……如今已70岁的张桂蓉患有高血压并拖着一条伤腿,悉心照料卧床8年的101岁老母安度晚年。张桂蓉一直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天经地义的,很平凡的事。

N编辑: 许淑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