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社史纪念馆的守护者

来源:2015年11月19日 16:31:35
核心提示:

  “解放前,吃不饱,穿不暖。天光开门风扫地,黄昏关门月当灯……现在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

  “解放前,吃不饱,穿不暖。天光开门风扫地,黄昏关门月当灯……现在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如果你去过郭溪街道任桥村老虎山公园的燎原社史纪念馆,就一定听过管理员任世定上述温州话的生动讲解。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燎原社史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作为纪念馆创始人之一的任世定也一直忙碌着。每当接到来访电话,他都会早早来到纪念馆,掸灰尘,扫落叶,泡茶水,准备迎客。

  任世定对纪念馆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1998年,中国农村改革源头——燎原社史纪念馆选址老虎山公园,任世定心潮澎湃,因为他就出生在当年的燎原社所在地,亲历并见证了“包产到户”的始末。作为燎原社一份子,他觉得更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纪念馆开工建设时,山上没水没电,他就和当时的老村支书一担一担地挑水上来。纪念馆开馆后,为进一步充实文化内涵,任世定又自掏腰包,奔走偏远山村收集农机用具、生活用具等展品300多件,布置再现当年燎原社劳作的场景,部分展品后来被温州市老乡镇作风展示馆收藏。这些展品,任世定能担就自己担上山,担不动的自己花钱请人搬上山。

  任世定不仅是纪念馆的创始人、讲解员,还是这里的管理员、清洁工。自纪念馆1998年建成至今,任世定已经坚守了16年,大到筹措资金、丰富展品,小到卫生打扫、义务讲解,纪念馆的大小事务,他都自己包了下来。而这一切,没有酬劳,没有嘉奖,全出于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默默奉献。“我家住得近,上山只要15分钟。上午我一般都在,下午只要有人来参观,我接到电话就上山。过去的十几年是这样,今后也会一样,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任世定还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以前生活的艰难,我通过在纪念馆的讲解可以教育下一代。党员就应该这么做!”

  任世定出生于1939年,1958年入党。他笑称自己当过三个“长”,儿童团团长、民兵连连长、老年协会会长,但还未做足贡献。其实除了燎原社史纪念馆,对于纪念馆所在的老虎山公园,他的贡献也很大。如今老虎山公园虫鸣鸟叫,绿意葱葱,但在20年前老虎山还像是个黄泥堆,山上到处都是坟墓,没有树木,只有草丛。“当年进城,我看到很多人很悠闲地在美丽的公园里锻炼,那时我就想,要是我们农村也有个公园就好了!”那时,任世定萌生了在老虎山建村民休闲公园的想法,这个朴素的愿望促使他坚定地投身于老虎山公园的开发建设之中,从1995年至今,一干20年。当年开始建设公园时困难重重,缺人、缺钱、缺树,任世定与村民林银朋一起筹措资金,村集体出一点,老人协会出一点,镇政府补助一点,就这样项目上马了。任世定天天在山上,能挑的挑,能搬的搬,什么都干。因为没有专项资金,公园建设也是分步进行,筹多少,建多少。有人戏嘲任世定建老虎山公园是“鸟儿衔食”“愚公移山””,但不管怎样,只要看到老虎山公园变得越来越美,能为上山健身、游玩、参观的人提供越来越好的环境,任世定就觉得很快乐。任世定说,“作为一个党员,一定要为群众做点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好评,我心里就很满足了。”

N编辑: 许淑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