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西施”刘立立

坚持“匠人精神”做豆腐
2016年11月21日 19:52:00 来源:
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在桥下镇宋岙村,有这么一位干劲十足的“豆腐西施”,夫妻搭档开了一家“潘老伯豆腐坊”,整个豆腐作坊不大,四墙雪白,地上明亮、干净、整洁,完全颠覆了一般人对小豆腐作坊灯光昏暗,地上污水横流的老印象。
AA

    在桥下镇宋岙村,有这么一位干劲十足的“豆腐西施”,夫妻搭档开了一家“潘老伯豆腐坊”,整个豆腐作坊不大,四墙雪白,地上明亮、干净、整洁,完全颠覆了一般人对小豆腐作坊灯光昏暗,地上污水横流的老印象。豆腐坊开业以来,她一直坚持“匠人精神”做豆腐,研发豆腐生产加工的好法子,生产出的豆腐味美、质量佳,让豆腐越做越好,销路越来越远。

    养猪失败 鼓励老公学习祖传豆腐技术

    位于宋岙村小山坳里的潘老伯豆腐坊,这里不过百来平方米,房子一分为二,前面是烘干间,后面是豆腐制作间。整个豆腐作坊不大,四墙雪白,制作场地、制作豆腐的器具每天会进行清洗消毒,豆腐坊是刘立立和老公潘道泽一起开的,以丈夫的姓取了个招牌,叫潘老伯豆腐坊,主要产品有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

    刘立立是个外来媳妇,老家在河北沧州,与当时在河北做生意的潘道泽相识相知,结婚后,刘立立跟老公回到了老家宋岙村。说起做豆腐,刘立立经常说,家里尝试过养猪,看到别人养猪赚大钱,在当时养猪大户的支持下也联手一起养猪。可是命运捉弄人,那几年生猪行情不好一直亏损。看到这个情形,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开支,2011年,刘立立鼓励老公学习了祖传的豆腐技术,做起了豆腐买卖,补贴家用。做豆腐不是件简单事,要晚上10点后,磨豆浆,煮豆浆,过滤,点卤,压榨成型,新鲜豆腐大清早送到各大农贸市场,小日子就这样简单过着。

    坚持上学“温科院”让她转变经营方式

    一个偶然机会,刘立立得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招收成人大专班学生。当时,正逢她第二个宝宝出世,两个孩子要照顾,还要盯着生意,老公不愿意让她去上学。倔强的刘立立却不服输,她借来高中课本,每天复习到深夜,终于考上了温科院。为了让老公同意,刘立立想了个办法——带着大女儿去上学。于是,上课的时候就常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妈妈和女儿,一大一小,并排坐着,都在认真安静地听老师讲课。

    学习回来后,潘家豆腐坊开始改变。刘立立夫妻俩正式开始了规模加工,申请注册了“潘老伯”商标,制作了一批豆腐模板,每块豆腐上都有“潘老伯”字样。食品安全、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都是刘立立在温科院课堂上听老师讲过的,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老路子肯定是行不通,于是,她和老公两人商量,对作坊进行全面改变,成了桥下一带第一家有正规手续的豆腐坊。

    展望未来:希望在各地开起形象专卖店

    刘立立夫妇做豆腐秉承着匠人精神。水,一定是山泉水,清澈甘冽无污染;豆,一定要江苏徐州的大豆,蛋白含量高,做出的豆腐韧性好。“我们用传统的卤水点豆腐,1斤干豆,能生产出2.5斤鲜豆腐或1斤多豆腐干,现在潘家豆腐坊每天消耗500斤干豆,豆腐干销往温州的20多个农贸市场,和餐饮公司及蔬菜配送公司合作,品种有五香豆干、熏豆干、豆腐泡等系列,而且温州大南门那边有自己的专卖店,刘立立在温科院老师的帮助下,已研究出一种真空包装的方法,使豆干的新鲜保质期由一个星期延长至一个月。

    谈及对未来豆制品产业发展的希望,刘立立说,要把豆制品当成事业来经营,让消费者吃的健康、美味,让潘老伯豆腐坊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王思思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