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娟: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

2016年11月21日 19:47:00 来源:
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今年46岁的赵丽娟原本是一名个体户老板,经营着两家门店。2009年,她用当时手头所有积蓄办起永嘉县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现在中心入住近50位重度残疾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仅2岁,大部分为肢体、智力残疾人。
AA

    人物名片:赵丽娟,女,1971年9月出生于巽宅,县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负责人

    今年46岁的赵丽娟原本是一名个体户老板,经营着两家门店。2009年,她用当时手头所有积蓄办起永嘉县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现在中心入住近50位重度残疾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仅2岁,大部分为肢体、智力残疾人。她亲自给他们喂饭、洗澡、换尿布,让每个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而中心的“家人”们亲切地叫她“姐姐、妈妈和女儿”。

    49减1的伤痛

    每天在上塘镇浦东村的托养中心附近你只要问赵丽君,无人不知。在龙山脚下看到了一块标着“安康家园、永嘉县安康养老院、永嘉县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的牌子,沿着100多级的台阶向上,台阶两旁挂满了“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士”等相关宣传信息,可能是台风的影响,有些已经破损。迎面几幢粉红的楼房,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第一次见到赵丽娟时,她的神情悲切,憔悴。就在今天凌晨2点,她失去了一位“家人”,两天两夜忙前面后的尽心陪护,终究没能跑过死神。这位“家人”是一年前被送来的流浪人员,没有亲人,智力残疾,患有尿潴留,不会说话,生活无法自理。“走”的时候只有赵丽娟这一位家人陪在病床前,难说这是他的不幸,还是幸运。从人民医院到殡仪馆,从残联到民政局,这个早上她一刻也没有停歇,强忍着悲痛办好了相应的手续。每天,他都要为50多人买菜,并分几趟把这些生活必需品运上山,100多级的台阶再加上负重,她可能要使出洪荒之力才能完成。她每天早上5点就起来了,家里这些人吃得多,饿得快,而且口味还不一样,有的只吃面食,有的喜欢喝稀的,有的乐意吃干的,都得给他们准备好。

    赵丽娟的家园里现在收养着49个人,哦,不,现在是48人,大多数是残障老人,另外还有流浪儿童、脑瘫患者、糖尿病人、精神病人……年龄最大的有90多岁,住的时间最长的从2010年就住进来了。收养的人员中,有大多数人生活不能自理,全靠赵丽娟和6位护工照料。“每天晚上要巡房,怕他们不睡觉出来溜达,怕他们踢被子,怕他们尿床。每到刮风下雨,我心里急得彻夜难眠,一定要一间房一间房地查看,生怕他们睡不好觉。白天那些拉了屎尿的被褥臭不可闻,我们都要一一清洗、曝晒,光地面每天都要拖洗几次。开饭时,又要一个个喂过去,不断地为他们揩嘴揩脸……”慢慢地,安康家园的名声一点一点传开了,到这里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已将100多人拒绝在安康家园门外。前些天刚拒绝了一位母亲病故,有着智力障碍的12岁男孩。很想帮他,也很纠结。”赵丽娟说,每每想起这些,她就觉得自责不已。然而她真的已经无能为力了,安康家园由开业之时的20多名残障人士到如今的48人,早已超出了它30人的负荷上限,8年里,她苦苦支撑,但场地的限制与经济的压力一直困扰着她。

    欣赏“家人”的每一次进步

    家园里共有20多个房间,每次面对生人,房间内那些老人或孩子的眼神,或高兴,或木然,或疑惑,但无一例外的,当看到赵丽娟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微笑。在这里见到一位女脑瘫患者,跟着我和赵丽娟,见到相机,不停的向我打“V”,让我给她拍照,看过照片,她来到赵丽娟面前,“阿姐照一张,阿姐照一张”,逗得大家直乐。一位骨瘦如柴卧床不起的老人,见到我们来到床前,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她颤颤巍巍地抬起胳膊,握着赵丽娟的手告诉跟我说:“没她啊,早就没有我了。”老人今年80多岁了,来这里已经有六七年了,一直瘫痪在床。她每天都要由工作人员给她喂饭、洗被褥、擦身子,陪老人聊天。老人有时候还要发发小脾气,别人来喂饭,她还不吃,一定要见到赵丽娟。

    饭碗放在烧开的茶壶口,来保证“衫宝”能吃到温暖的饭菜。现在她的颈椎能正常地活动,扶着大人的胳膊也能走几步了。一看大人进来热闹,两个小家伙就开始撒娇了,假哭,张开手想赵妈妈抱。当赵妈妈抱起时,就紧紧抱着不放手,把她躺回床上时又开始假哭了,搞得大家不忍心。

    支持赵丽娟坚守下来的一个原因是来自“家人”们的善解人意和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她欣赏家人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比如说训练一个因为语言障碍而不能发音的孩子,突然有一天他发出了一个单音“啊”,让她欣喜无比。“单纯给吃、喝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赵丽娟说,为了让他们更快乐,安康家园经常组织这些人拍皮球、吹气球、做游戏,以水果为奖励,用简单活动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有些人刚来时,浑身臭哄哄,不是随地大小便,就是砸玻璃、摔东西。更有甚者,吃饭时先把饭菜倒在地上,然后用手抓着吃。但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他们的神智奇迹般地好转。起初连大小便都不知道的现在能生活自理了,不喜欢说话的现在见人就握手、打招呼。

    赵丽娟说,有时候心情不太好,家人们会走上来安慰你。这些年来,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这些曾遭莫大不幸的孩子们不仅丰衣足食、有尊严地活着,而且上演着恢复神智的奇迹。

    这些年有什么遗憾吗?

    “要说遗憾,就是觉得挺亏欠丈夫和儿子的,没怎么照顾上他们俩。”对于丈夫和孩子,赵丽娟满怀愧疚,8年来,她没为他们做过一顿热饭菜,和他们过过一个节日,衣服自己洗,饭自己做,赚了钱还要给家园。他们家原本开了两家门店,刚开始为了建立安康家园,她投入了多年开店的积蓄。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安康家园的残障人士,赵丽娟将自己开的广告制作门店关闭了,仅剩下一家打印的门店,由丈夫经营,将门店收入全都用在了安康家园里,8年来,赵丽娟用自己建房的钱改造扩建安康家园,收留的残疾人也越来越多,目前自家危房坍塌只剩一处地基。来家园的人员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家里人出钱送到安康家园,并负责全部费用;第二类是家里人出一部分费用;第三类是家里人完全无力负担费用的。赵丽娟说,对于后面这两类人员,除去政府补贴的部分,许多费用仍需赵丽娟自掏腰包。这让原本小康水平的家庭有些入不敷出。原本小康富裕的一家,为了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家人,她还负债10余万元……

    丈夫黄志兴经常劝她,我们能力有限,不能什么人都收,可她当面答应,一转身,遇到那些落难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收下了。在赵丽娟的计划里,安康家园能容纳残障人数30人,但目前已有48人入住。“每一名送来这里的人,各自都有一个辛酸故事,我们每收留一位,就多一个家庭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近50名人员中常有人生病,赵丽娟说,一旦有人生病,她不在家园就在医院。为了方便照顾病人,她租住在家园旁边的民房,丈夫则蜗居在不足20平米的复印小店里。

    今年7月份,丈夫不幸中风住院,她更是忙得团团转,两边都是离不开他的家人,一切苦难都自己承担。白天,医院和家园两头跑,到了晚上,刚喂完丈夫吃药,又放心不下院里,赶过去看一眼,又回来。就这样,一个晚上来回几趟,就是个铁人也会累倒啊!但她告诉自己,不能倒,不能倒!幸好,丈夫出院后没留下大的后遗症,现在回家休养,生活能够自理,店里的生意也顾不上了,平时只能关门,直接一些老客户的订单,生意也淡了许多。丈夫的遭遇更坚定了她办安康家园的信心,难以想象,如果他恢复不过来,而自己又没能力照顾,他的生活会怎样?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王思思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