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浓浓书香中安度晚年
现年87岁的戴岩梁先生,满头银发,耳朵稍有点背,但身板硬朗思维敏捷,一身休闲外套,一件白衬衣配上领带,看上去特别精神。
在戴岩梁先生卧室一角,摆着一个书柜,《四书五经》、《袁梅全集》及《李白诗选读》等各类文学书籍摆放得井井有条,且一尘不染。一侧书桌上,笔筒里插着数支大小不一的毛笔,墙壁上还悬挂着数幅名家的书法作品,房内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
戴先生告诉记者,最近自己极少出远门,一般都在家里吟吟诗词,看看书,累了,就到附近的健身场地去健健身。已是四世同堂的他,如今在家安度晚年。
说起吟唱诗词,戴先生说他小时候受过老师严格的教育,如今还能吟唱一部分,如《清平调》、《阳关三叠》、《闺中怨》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吟唱诗词的人越来越少了。在记者的要求下,戴先生吟唱了其中的一首,只见他和着节拍,抑扬顿挫地吟唱起来,完全沉醉其中。遗憾的是,曲高和寡,记者为自己不懂诗词吟唱而暗暗苦恼。但是听上去其曲调有点像温州鼓词或永嘉道情的旋律,想不到故人吟咏诗词的曲调跟民间词曲的调子如此接近。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如今像戴先生一样,能吟唱诗词的,在我县、温州周边县市及至浙江省,为数都不多了,在诗词吟唱方面,戴先生都成“宝贝”了。
家底殷实,自幼聪颖好学
戴先生是宋代著名文字学家戴侗的后裔,出生于1925年。在戴岩梁少年时期,家境不错,加之他聪颖好学,深受庭训,少时就读于岩头小学,专攻古典文学,初中时就能熟背《四书五经》,甚至连《左传》、《史记》等也都读得滚瓜烂熟。
据戴先生回忆,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全县共有十所小学,当时比较有名的岩头小学,也就300来名学生,凡是能去上学的,可以说家境都是比较殷实的。而当时闪坑村一带文风很盛,小小的村庄就有7户人家的孩子上学堂,戴岩梁就是其中一位。
之后,戴岩梁便来到济时中学(现永嘉二中前身)继续就读,此时的他更加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了,特别是古人优秀的诗词作品,他常常会在课余,花大量的时间去熟记和背诵,并以此为乐。
一副挽联,让他声名鹊起
在济时中学求学期间,对古诗词的苦读,为戴老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后来在温州建国高商(温州七中前身)学习的第二学期,因为一副挽联,让戴岩梁一时声名鹊起。
据戴先生回忆,当时有位新婚不久的同学,他是温州一名门望族之后,因遭遇不幸去世,在追悼会现场,逝者亲友送了不少花圈挽联,有许多挽联都是当时温州一些名流所作,但围观人数最多的却是这样一副:少妇慵临镜,慈亲空倚闾。这副挽联以旁观者的角度,深入逝者新婚之妻及慈母的情感世界,传神地表达了她们内心无法言语的悲痛,且用词亦恰到好处,此挽联是戴岩梁受全班同学所托而作。
此时,围观的人群中出来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中年人,指着这副挽联对围观的人群道:“这是我在济时中学时的得意门生戴岩梁所作。”说此话的人就是当时温州检察院的推事(审判员)陈正寅先生。经陈先生如此一说,众人啧啧称奇,并深为戴岩梁的才学所折服。
得到经学大师章太炎之女的真传
后来戴先生在诗词方面之所以有如此高的造诣,这跟当时在温州建国高商任教的章展先生的栽培分不开。章展是晚清时期经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之女,因为戴岩梁从小勤奋好学,深得先生器重。章先生虽然教的是英文,但因为家学渊源,她精通国学,所以她常常给戴岩梁开小灶,课外教他吟唱诗词。
“当时我才20来岁,而章先生已年近古稀,但她仍虚心学习温州方言。”戴岩梁回忆说,章展先生是浙江余杭人,她虽不懂温州方言,但她认为温州话最适合吟唱诗词,因为几乎每个字都是符合平水韵的,章先生苦心研究温州方言后,传授给戴岩梁的,很多内容都是她独特的心得。在章先生的悉心教育下,戴岩梁对吟唱诗词渐渐心领神会。戴岩梁的吟唱不仅抑扬顿挫,而且很好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因此煞是好听。戴岩梁根据他几十年研究吟唱的经验,得出了吟诗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诗言志,歌咏言,古人只说吟而不说读,诗只有表达心声才能感人;第二,吟诗的诀窍在于转气,即在每句的第二个和第四个字如遇仄声则转气,否则不流畅,没有婉转悦耳之美。
改习岐黄之业,救死扶伤
解放前夕,他从南京建国法商学院毕业后,回到闪坑村,当地政府知晓他是高才生,让他去工作。这一幕,戴岩梁至今仍记忆犹新。报到前,还特意梳了梳“西装头”,系好领带,穿上西装,最后还擦了擦皮鞋,兴致勃勃地去报到了。哪知,当他来到岩坦区岩门村时,政府人员告诫,往后不许如此洋学生的打扮,如果来工作,就需把“西装头”理成平头,也不能穿西装和皮鞋。
戴岩梁一听,感觉很不是滋味。心想自己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习惯于如此着装,如今要改变这一切,他哪能接受得了?于是慌称自己家里有要紧事要去处理,去屿北村外公家逗留了一夜,次日才回到家里。此后,他开始自学中医。
戴先生从事乡村中医师的数十年里,悬壶济世,为街坊邻里救死扶伤无数,数年前,他已把诊所交给毕业于温州医学院的孙子打理。如今,尽管戴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但仍诗兴不减,常乐于诗词创作,或与友人共同探讨诗词,以此为乐。
是他参与挖掘了宋代尚书隐居屿北的历史
戴岩梁先生不光在诗词研究方面有着丰硕的成果,他对家乡的人文历史也特别关注,20年前,他就参与挖掘岩坦镇屿北村一位宋代名人——汪应辰尚书隐居屿北古村的事实,并将其写进我县县志。
汪应辰是宋代有名的历史人物,他18岁时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但他与当时专权的秦桧意见相左,由此得罪秦桧,被贬为地方官达17年之久,为此他和他的家人都受到了秦桧及其党羽的迫害。秦桧死后,汪应辰先后历任秘书少监到吏部尚书等官职。他品行高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但最后遭奸人所害,不得已隐居于岩坦镇屿北村。对于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当地的历代宗谱里虽有记载,但在上世纪90年代前的我县县志里,却没有只言片语。
戴先生说:“我的村子跟屿北村相隔只有几里路,我外公、外婆和我的老伴都是屿北村人,所以我跟屿北村有着特别的情缘。”上世纪80年代后期,汪氏代表前来向他求助,说从宗谱中发现了汪应辰晚年隐居在我县菰田(现屿北村)的历史史料,希望能帮他们找出确凿证据。
据戴先生介绍,汪应辰在宋史中有7000多字记载,但隐居后的材料没有记载,我县历代县志,也没有相关史料的记载,县志办也曾派人到屿北考察,并到江西玉山县查阅史料,而玉山县志只记载着汪应辰出生地和科名,没有其他文字和文物可以考证,后来,从龙游县传来消息,称龙游县县志记载着汪应辰坟墓和其他史实,一时间,汪应辰隐居屿北的说法成了一个谜。
2000年,戴先生根据有关线索,先后前往衢州的龙游县和江西的玉山县求证。在龙游县,他把当地所有汪姓的宗谱拿来查阅,宗谱堆起来有一人来高,最后在一本破旧不堪的老宗谱里,查到了几句文字:“……汪应辰以玉山籍中宋绍兴乙郊科进士第一”,并注明“汪应辰三见流寓”。后来经戴先生考证,在龙游县所谓的汪应辰坟墓,其实是汪应辰祖宗的坟墓。
后来,戴先生又去江西玉山考证时发现,当地县志只记载了汪应辰出生于该县的小叶村,至于晚年生活以及其后裔等情况,也都没有记载。
之后戴先生他们在屿北村找到的“世尚书”横匾、汪应辰坟墓等物证,都证实了宋代状元汪应辰的晚年就隐居在我县屿北村,因历史证据确凿,汪应辰在屿北隐居的历史被收录到我县新出版的县志内。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