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在酒泉三十个年头了,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泡杯绿茶,坐在门口晒太阳。茶是老家带来的,家乡味,少年味,一股淡淡的泥土芬芳。太阳是酒泉的太阳,这儿日照充足,一年三百六十日,有三百天都是大晴天。这么大太阳,不晒有点可惜。晒着太阳品着茶,看着眼前的世界回忆年少的故乡,惬意,满福!早些年吃不饱饭,东奔西跑四处闯荡,一不小心大半辈子过去了,等想回家了,才发现这块土地已经黏住了脚。
有时给小孙子讲起故土温州,小孙子总要歪着脑袋提问题:下一个月的雨,房子岂不要塌了?不堆雪人,那你们冬天玩啥呀?是呀,南北的差异三言两语怎么能够解释的清呢?总想带他回趟故乡,儿子要忙工作,自己事又太多,只能一拖再拖。
老张的父亲是民国的高材生,三线建设来支援大西北,结果一顶右派的帽子扣下来,不单没有翻了身,而且连死,都没有了葬身地。有人说畏罪潜逃了,有人说客死他乡了,总之就是一句话,消失不见了。母亲一人拉扯哥几个,吃不饱穿不暖。为了活命,批发点小物件沿街叫卖。直到母亲告诉他,去酒泉吧,去夹边沟找找你父亲,是死是活捎句话回来,这一来,便过去了三十年。在酒泉安的家,在酒泉立的业,在酒泉娶的妻,在酒泉生的娃。眼看着酒泉的土坯房变成了高楼大厦,十字街变成了主干道。而这些,跟他不无关联。酒泉戈壁滩多,鞋子磨损厉害,老张在温州批了一批鞋子过去。酒泉风沙大,他又去杭州湖州批发衣服过去。眼看着孩子们眼睛近视的厉害,他又去丹阳批眼镜。批发的多了,他又建了一个小商品市场,专门从义乌进了一批货,自己忙不过来又叫来了一批小兄弟帮忙。
连政府都找他了:帮忙进一批农用机械吧,酒泉农业发展不起来呀!这是九十年代,信息闭塞的不敢想象。
若干年后,他的儿子也大了,考了大学,毕了业,也是选择了回酒泉创业。酒泉是我的第二故乡,发展酒泉就是发展我们自己。当然,对于儿子来说,这是他的第一故乡,只是那份温州人的劲头一点没落,不考公务员,不打工,就要自己当老板。或许,正如他爷爷告诉他爸爸的那句话:少点假大空,实业才能兴邦吧。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