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星东,1954年6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
驻村干部不忘本安心农村不“挪窝”
叶星东在原公阳乡人民政府担任农科员和驻村工作,一干就是34年,一直没有“挪过窝”。2011年撤乡并镇之后,他自愿留在了峃口镇最偏远的公阳社区工作。
叶星东回忆,当年到公阳乡工作的第一天,父亲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是农民的儿子,要安心农村,千万不能忘本!”叶星东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直到今天他还是这样做。他的足迹遍布全公阳乡46个自然村落,算行程有15万多公里。期间,组织曾几次征求他的意见,想安排他到其他乡镇或进城工作。他说:“到哪都是为老百姓做事,何况这些年我和公阳的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怎么舍得走?”因此,每次他都婉言谢绝了。就这样,他在一个乡就整整干了35年。 基层农科员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在叶星东所呆过的村中,要数岳头村的时间最长了,一呆就是27年。岳头村有人口1047人,农民除了种粮,就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作为一名基层农科员,叶星东为公阳的发展尽力尽责。1982年,他带领村民制种杂交水稻,成效良好。1988年公阳被定为县级杂交制种基地。1988年至2001年间累计杂交水稻制种3248亩,生产优质种子512859公斤,总产值513万元。1997年制种新组合300亩,平均亩产258.5公斤,达温州市最高水平。 2006年,他从电视上看到福建省三明一农村种植黑毛木耳很有成效,市场销路很好。他觉得这个种植技术可以掌握,公阳的气候,土壤一定适合。于是,他就带着几个村干部自费去福建实地考察。那次的考察收获不小,他们聘请了当地师傅来村里实地指导,几个比较有文化的干部带头发展,从开始的小规模试验到后来的大范围铺开,成功地开创了公阳乡第一个大棚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公阳社区黑毛木耳种植基地达45亩,种植超20万筒,产品销到杭州、宁波、上海等地。
乐于助人 兼职民政工作19年没出错
在做好全乡农科工作的同时,叶星东从1995年11月至今一直兼职民政工作。在这个乡里他从曾经的最年轻干部做到了如今最年长的干部,大家都觉得他可以轻松轻松了,可是干部里面老同志太少,新同志对于民政工作不了解,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只能继续兼做民政工作,可老婆不乐意了,“都60岁的人了,还得来回奔波。”朋友们也纷纷劝他:“管民政那些婆婆妈妈的事,不仅费力不讨好,面子上也不好看啊!”但他认为没有理由拒绝,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对自己负责范围的210多户低保户、5户五保户和8名优抚对象,18名老党员,20名重度残疾人,一一进行核查,清理建档,按时发放救助资金。19年来,经他手中发放的救助资金达300多万元,没出现过一丝差错。 这么多年来,他没买过一件高档衣服,没吃过高级“口味”,没用过时尚用品,一辆自行车下村骑了10多年。有人说他“小气”,但困难群众不这样认为。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捐款50多次,约2万元。在34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中,尽管他没有做出什么特别大的成绩,但组织上给了他很高的荣誉:先后发表论文3篇,先后2次荣获省级表彰,3次市级表彰,1998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6次县级市表彰,2007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他说:“组织对我的肯定,人民对我的信赖,时时督促我更要知足感恩,要更好地工作,来回报组织和人民。”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