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个人的车站”近日走红网络,在地处乐清最西南面的临江小镇——磐石,也有一个面积不足3平方米的“一个人的车站”。在这个路人并不留意的袖珍小车站,施献国是这个车站惟一的工作人员,既是“站长”又是调度员的他,已经在这里坚守了整整16年,风雨不改行程。
一、他是比车站还要年长的员工
施献国今年已有66岁,十几年前他还是乐清市区至磐石镇公交的一名乘务员,后来公交车全部收归国有,由于做事诚实可靠、兢兢业业,老施又被公交公司聘为磐石站的站长兼调度员。
然而当时还没有这个袖珍的“磐石车站”,而是以老施为“终点站”——他站在哪里,班车就停靠在哪里。大约5年前,城乡巴士合并到乐清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搬来一个“岗亭”把“车站”固定下来,于是也就有了“磐石车站”。就这样,老施也成了磐石车站唯一的工作人员,身兼站长、调度员、调解员、保管员。
“磐石车站”其实就是一个小岗亭,里面设施简陋,只能挤进一张木板自制的办公桌,一条塑料方凳,如果把方凳推到桌下,屋内勉强可放一张靠背椅,供歇息之用。车站虽小,但施献国还是能让它发挥车站的功能。桌子上放着一册《乐清市城乡公交磐石线车辆每趟发车时间登记表》,墙上挂着《岗亭内工作规则》。
这里的每辆城乡巴士从乐清站始发,终点抵达磐石车站,每辆公交班车到站后老施都要在售票员的签到本上盖“磐石”两个字的章,车子才能再开回乐清。每班车一天6个来回,每车29个座位,老施每天大约要迎来送往2000多人。
二、他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家
老施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晚上到家7、8点钟,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一年365天几乎全勤,包括春节期间。偶尔几天生病或家中有事,就让老伴来替代。他不觉得日子无聊,他说,已经习惯了这样守着“终点站”。
刚开始,乐清市区到磐石的这条线路上有26班车,每三分钟一个班次,老施忙得够呛,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减到了每天13个班次,老施轻松了不少。
工作时间不分吃饭或休息,每天的吃饭情形是:老施正坐在“车站”里吃午饭,不时抬头透过窗户观察来往的车辆。远远地,一辆城乡巴士要到站,他就赶紧放下手中碗筷,拿起印泥、印章跑出去,往售票员伸出的签到本上一盖。等乘客陆续上车后,巴士门一关,开走了,老施则回到站里记录车辆到站时间,继续埋头吃饭。过了一会儿,又一辆巴士到站,老施再次放下碗筷,出去盖章。“以前午饭是老婆让公交车司机捎过来的,可是到了中午吃饭时饭会冷掉,冬天就更受不了了;后来有的司机因为我家边上没站点,不停车,我便只好自己解决,于是就买了一个小电饭煲,简单烧着吃。”
小小的站点里,除了简单的工作物品,便是老施的生活用品了,他相当于在这按了一个最简单的家,因为他的一天中有太多的时间都留在了这个小站内。
- 他努力调解小站里的一切矛盾
小车站还是遗失物的集散地,“马大哈”似的乘客找东西就有了去处。像钱包、手机、行李箱、衣服鞋子等等,都曾在“车站”短暂做过客。也有一些小物品,因为没有人认领,而一直在“车站”住下去,比如去年六七月“来”的铝合金条,去年二三月“留下”的长柄雨伞,好几年前的一袋单寸照……老施都小心地保管着,他说,指不定哪一天就主人就回来找了呢。
这个很难称得上车站的车站,时不时要被乘客抱怨两句,“特别是突然下雨,连个躲雨的地方也没有。”为此,老施特地在局促的“车站”内多放了两张凳子,供乘客偶尔的歇息和躲避风吹日晒,尽管发挥的作用不算太强,但老施依旧处处为乘客着想。碰到下雨,老施都会打着伞跑出去,接客人送客人,让乘客进来遮挡风雨。因为车站太小,时常自己站在门外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
最煎熬的还是盛夏,近两年夏天特别热,这个袖珍车站的屋顶全是薄铁皮制作,外边地表气温一高,屋里就像烤火炉,在里头呆一会就汗流浃背。实在受不了了,老施就跑到旁边市民家的屋檐下乘凉。到了冬天,小车站的门朝东北方向,寒风凛冽,刮在脸上像刀刻一样痛,即使关上门,里头也不保暖。
硬件设施的简陋和困难,老施都能忍受下来,让他最苦恼的是,有的乘客因为坐不到车,对这个小车站大发脾气;而有的司机到了车站,有乘客却不停车,打了个弯就走,乘客又会向老施抱怨;有次一位激动的乘客居然把车站的玻璃窗打了。碰到这样的情况,老施总是耐心劝解,尽量不让事情激化。有时候,车上的乘客与售票员、司机发生口角,老施就冲上去当作调解员。因为长时间在磐石工作,老施多少有些“江湖”地位,他开口劝架,大家都听得进去。
这么多年做下来,碰到的小矛盾还真是不少,但老施还是坚持下来了,好多人劝他不要干算了,66岁的人何必吃这个苦。但老施说:“16年都熬过来了,我不干别人也得干,何况这工作我也熟悉了,在这里16年了,邻居对我宾客相待,互帮互助,像亲朋一般,自己也舍不得离开。”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