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蛟镇金岭桥村:期待重生的杨梅基地

2016年12月01日 09:57:23 来源:
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2005年,林大灶当上了村里的干部,面对没有收入来源的金岭桥村,他发誓一定要弄出点“动静”。

AA

  林大灶,平阳县腾蛟镇岭门社区金岭桥村书记,与他的第一次见面,气氛有些严肃。简单的几句闲聊,就能很强烈得感受到他心里那股愁滋味,直观一些,从紧锁的眉头就能窥见一二,“这段日子烟瘾越来越重,每天都要抽两包烟,实在是愁,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没有资金,村里集资又困难,项目都搞不起来。”

  金岭桥村共有264户,1085人,低收入农户43户。由于村子位于腾蛟镇岭门山区,耕地少,能够发展的种植产业不多,唯一的特色产业也就是之前林大灶一直犯愁的“项目”——一块占地约500亩的杨梅种植基地。山区发展规模化的杨梅种植,这在整个腾蛟镇都很少见。对于这个原本可以引以为傲,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却因始料不及的暴雨,让收成在望的杨梅“泡汤”了,这样的消息,无论是项目负责人林大灶还是镇里的分管领导,心里也都非常难过:“梅农经济损失惨重,什么都没有了,这个太靠天吃饭了。”

  2005年,林大灶当上了村里的干部,面对没有收入来源的金岭桥村,他发誓一定要弄出点“动静”。通过外出考察和商讨,结合村子的地理环境,林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思路,“发展了10个大股东,以合股的方式,投资300多万元,在山上发展规模化的杨梅种植。”林意气风发地表示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让杨梅作为本地重要经济果木的地位。通过几年的细心照料,杨梅长势不错,本以为今年会是杨梅生产的“大年”,令人措手不及的是,连续四天四夜的强降雨,使正处于成熟期的杨梅遭受“灭顶之灾”,“树上基本看不到杨梅果子,实在可惜了。”面对这样的场景,林大灶也只能是“望树兴叹”,心疼不已。

  “虽然清明节村民上墓时,杨梅树被烧掉了1000多株,即便如此,但是现有7000多株,就算每斤10块钱,每株20斤,我们也有上百万的销售收入,这笔资金,可以让村子杨梅产业的发展顺畅不少。”林心里打得算盘算是落空了,脸上写满了无奈,“缺钱,缺钱,没有资金,心里的想法都实现不了。”

  可以这么说,现在金岭桥村整个杨梅产业的发展,一直都是磕磕碰碰,直到现在,也没有产生让人乐观的经济效益,杨梅基地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也是因为资金不足的问题,施工进度一再搁置。

  “没有技术,管理不到位,包括采摘小道在内的道路硬化还有5公里的量……”这些困难,林已经是背得滚瓜烂熟,因为他想要完善这片杨梅基地,这些都在无形之中成了“拦路虎”,“杨梅长在树上,需要工人上去采摘,运送,路不好,相关的成本就要比别的地方多出三分之一。”不过好在,2007年,村里成立了平阳县金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各方筹措资金,建造了采摘小屋,而杨梅品质好,甜蜜度高,也注册了“金枝玉果”的商标,“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口碑也在外面响当当,这也算是村书记林大灶最大的一个安慰。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许淑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