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关爱帮扶志愿队:最靓的一抹“夕阳红”

2016年12月01日 10:17:17 来源:
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洞头区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清晨出发,走东家访西家,为困难人士送上“及时雨”

AA

  洞头区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清晨出发,走东家访西家,为困难人士送上“及时雨”,在他们中间有银行退休领导、机关退休干部、医院退休医生、杂货铺老板、企业员工,因同样的助人之心而组成了一个以扶贫帮困为己任的集体——“关爱帮扶志愿队”。关爱帮扶志愿队在洞头区委老干部局、区关工委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自2013年10月至今已发展到了51人,最大的成员年龄达83岁,已成为洞头公益事业的一支中坚力量。每位成员更坚持每月100至200作为关爱帮扶志愿队里的公益基金,他们积极承接老干部志愿活动,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已帮助了近50户贫困家庭。

  这是一个团队,这是一群人,它始于一位老党员21岁时的一个誓愿“一生行善一百回”。由五位退休老干部自发组成的关爱团体发展成今天会员有六十几人的关爱帮扶小组。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但是一个共同的愿望将他们聚集到一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关爱帮扶他人,让爱从他们这里传播开,走向更多的人,更远的将来。

  起名“松龄”,因为当时这五人里最老的董老79岁,成贞心69,林美林66,许谘攀72,最年轻的林珍珍也已经57。还有一个寓意大概是希望这个关爱帮扶小组能一直延续传承下去。

  五个人经常结伴下乡,起初发现帮扶对象,基本上都是当场掏腰包。但是问题出现了,帮扶对象太多,有时去那户人家身边带的钱多,去另一户人家钱用的差不多了,但是这户人家又困难得多。对帮扶对象没有一个平衡,自身能力也有限。

  五个人就商量,怎么平衡。后来就觉得每人每月至少拿200百,统筹安排。

  帮助要落到实处最关键是要了解具体的帮扶对象和帮扶资金问题,他们开始跑,跑单位跑基层了解贫困群体;跑民政部门、残联、慈善总会,争取资金。

  这五个老人一开始跑资金,跟人张口要钱都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慢慢看着资金又到了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给他人解了燃眉之急。五个人便不在不好意思,各个部门对他们的“张口”“讨钱”也是很支持很感动。在这份忙碌里他们看到了社会各界的善意和支持,他们无时不在体会着为人善的开心。

  成贞心在退休前是一名医生,对一些家庭有疾病的帮扶对象,总是不论脏累,亲自上阵。她说,“这是我的专长,我来”。有一回北岙街道有位老人屁股上长了浓疮,他们下去了解情况,一见到老人当时的景象,她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帮老人除脓疮,修理疮口。老人感动地说,“你不是我姐,但是你比我亲姐还亲。”

  这五个老人没有车,下乡基本靠一双腿,下雨了卷起裤腿,刮风了凑在一起,他们有说有笑,他们乐在其中,他们越活越年轻。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事迹,加入到这个团队,有在职的、退休的、小商业这、手工业者、家庭主妇、大学生。现在已发展到60多人,还会更多。每个人根据自己经济情况,交“组费”。一个月100、200的爱心款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然后爱心款再从他们这里走出去,像一束束阳光射进那些困难户的家中,点亮了他们的生活。

  两年多来,他们走遍了各乡村、街道、社区。对孤寡、残疾、重病、贫困的家庭进行多次访问、调研、帮助。他们还制作了名片,使急需帮助的群体能第一时间找到他们,获得帮助。他们要做人民的“急救中心”。

  他们的故事才刚开始,他们的故事还将继续,这是一个人,这是一群人,这是一代人,这是代代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善念善行。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许淑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