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路上的“独步”者

2016年12月01日 11:30:20 来源:
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曾国团的公益之路,始于与当时“快乐之本”义工社的结缘。

AA

  曾国团的公益之路,始于与当时“快乐之本”义工社的结缘。

  那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一名机关干部到曾国团所在单位学习档案业务技能,而他则恰恰担任着某社区义工站的召集人。当在无意中提到义工的种种,曾国团便滔滔不绝地发表了许多关于义工活动的见解和看法。

  通过这一次机缘,便有了曾国团和义工社的多次接触。而在此后的日子里,曾国团也慢慢地融入了洞头“快乐之本”义工社这个集体,开始了他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公益之行。

  “帮助别人我很充实”

  做义工,可做的事很多,也很杂。

  敬老、助学、植树、献血,一切和爱心、公益有关的事,就是义工的事。也因此,洞头“快乐之本”义工社所需做的事总是很多很多,每个周末的工作日程也常排得满满的。

  当时的曾国团是义工社的秘书组召集人。所以,安排义工社的活动、处理义工社的内部事务、为义工们提供后勤和支援便是他最平常的工作。但因时间有限,要做义工社的事情只能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他便经常是下了班收拾了家务,就赶着去处理义工社的事务。

  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建立社团档案、编辑义工报。那一份份编排考究的义工报,就是他和另外一名义工利用业余的时间,一个字、一句话地认真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出来的。

  做义工,是凭着自己的一份热情,但也很累。

  因为义工组织的民间性,无法得到资金和人力的正常保障。而义工社的很多活动,却恰是需要许多的资金和人力来支撑的。在发展初期,义工社在资金和人力的双重困境下,其活动的开展便时常显得举步维艰和力不从心。于是便有一段时间,一些已经参加义工社的人员开始有了退缩之心,活动也显得自由而散漫。

  对此,曾国团是难以理解的。他认为,加入了义工社便是一种承诺。既然做出了承诺,即便再苦再累也应该要去做到。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了解了,也理解了,知道不能把对自己的要求强加到别人身上。于是他开始热情地帮助身边的义工,尽力鼓动他们的热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悄悄地影响着他人。

  现在,洞头“快乐之本”义工分会(现已更名为“洞头区快乐公益联合会)的正式注册义工已有62人,不定期参加义工活动的更达数百人之巨。

  应该说,洞头“快乐之本”义工社从一个组织性不是很强的队伍,发展到

  有自己的组织规章、工作档案和社团报纸,并在社会上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是倾注了他的许多心血,有他一份汗马之功的。对于曾国团参加义工活动的事情,他身边的很多人包括家人、同事和朋友是不理解的。他们常问,你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已有很多的事情要忙了,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精力去做义工。他总是笑笑,帮助别人我很充实,是那种心灵上的满足,跟家庭和工作是不一样的。

  “为孩子做事很开心”

  在义工社里,曾国团还是个杂家,什么活都干。由于助学方面人员的严重缺乏,他在不放弃自己原来工作的同时,又主动承担起助学的许多工作。

  每年的开学前后总是他最忙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在下班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打电话。助学工作不仅要联系资助人落实资金,还要将孩子的情况反馈给资助人,是一种牵线搭桥和从中协调的作用,顾着这头,也要顾着那头。他为了不影响白天上班,通常就在下班后开始他的助学工作。

  在两年多来的时间里,他已经带队走访了区里的四个街镇,收集了近八十名贫困儿童的资料,并为其中的三十八名贫困儿童找到了助学资助人。在春秋季节多雨而潮湿的气候里,曾国团已不记得自己打了多少个电话,走了多少路,寻访了多少个村子。海岛温湿而崎岖的山道上,也深深地印下了他蹒跚的足迹。

  更有一次,为替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孩子进行募捐,助学组举办了一场露天演出。因为原来的音乐光盘不行,曾国团便一趟一趟地跑去刻光盘。旁边的人看他实在太累,都纷纷劝他去休息一会,他却一边抹着满头的汗水一边笑笑地说,我对这方面熟悉些。

  因为他和义工们的共同努力,洞头贫困生得到了温州地区其他资助人的大力帮助。当有记者问他,做这么多的工作累不累时,他笑着说,为孩子做事很开心,自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投身公益就不能言苦”

  几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了霓屿山尖的一大片树林。为了让大山再批绿装,洞头“快乐之本”义工社组织了两百多人次、花了一月多时间,在被烧毁的地方重新栽上了“快乐义工林”。

  在那一次次的植树活动中,曾国团精神奋发、精力十足,在又滑又陡的山坡上竟有数番上下。由于人的走动和没有植被覆盖,山上屡有石头翻滚而下,在有人因担心安全而犹豫不前时,他却不惧危险地带头往上爬。而在下山的时候,因为山势陡峭,他就手脚并用,连滚带爬,硬是比别人多爬了好几趟,显示出其超常的毅力和勇气。

  同年六月,洞头“快乐之本”义工社为向社会宣传环保理念,倡导全社会来“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在鹿西鸟岛组织开展了保护海岛野生动物的系列活动。鸟岛是洞头西面的一个小岛,有很多鸟类在此繁衍生息,交通很是不便。曾国团他们坐着雇来的小船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来抵达鸟岛,又由于岛上的藤蔓交错和荆棘密布,艰难地穿行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在岛上,他们又是立牌警示,又是拍照保留珍贵的鸟类资料,直到太阳快要下山了,才匆匆地坐上小船往回赶。回到家后,他们才发现自己的小腿已经肿胀起一大片,奇痒难忍。

  有人问,植树造林、保护鸟类,不是爬山就是涉水,你做这些事不觉得苦啊?曾国团抖着身上红艳艳的义工服说,投身公益就不能言苦,怕苦就别想去做这些事了。

  “我不比别人少了什么”

  在曾国团的公益之路上,他付出的实在很多。

  在加入洞头“快乐之本”义工社的两年时间里,他已先后参加了六十多次爱心活动,累计活动时间达两百多小时,远远超出了大部分比他入社更早的社员。尽管因义工社重组等原因,现在的他没有加入任何志愿服务组织,但他的公益之路从未停歇。

  知道曾国团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真真切切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他爱养花,好摄影,也喜欢养宠物。

  不理解曾国团的人也说,他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爸爸。

  为了情人节义卖,他从开始忙到结束,每个晚上都是十二点才回家。直到情人节的最后一刻,他才从还剩的花里,买了一束送给妻子。当自己的孩子尚在襁褓的时候,他却在为别人的孩子而奔波在助学的路上。

  而为更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曾国团还是一位肢残人士!

  因为四岁的时候发生车祸,曾国团的右腿膝盖以下部位被截,从小学开始就不能上体育课。喜欢篮球却不能打,站久了脚就会麻,走久了右腿与义肢接合的部位还会起水泡。

  但在公益之路越行越快的时候,曾国团却常常忘记自己还是一名携带义肢生活了二十余年的残疾人。

  有人问他,你自己也是一个残疾人,本身就需要别人的帮助,为什么还要去做这么多公益的事情啊?曾国团拍拍自己的右腿,充满自信地说,虽然我缺一条腿,但该做好的事我都已做了,我不比别人少了什么。

  瞧,这就是曾国团,一个公益路上并不寂寞的“独步”者。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许淑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