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泥塑和叶芳林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6年12月01日 15:01:31 来源:
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AA

  

寻访泥土结下不解之缘

  “我今年43岁,和泥巴打交道,那得从小说起。”走进叶芳林的工作室,书架上到处堆满了美术专业书籍和作品集,而几案上,神仙、钟馗、隐士、岳飞、弘一法师……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塑作品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恍如踏入了历史穿梭的时空。叶芳林沏了壶茶,讲起了他的泥塑故事。

  “背朝黄土面朝天”是中国农村民的真实写照。出生在农村的叶芳林,和其他农村孩子一样,摸爬滚打在田间地头,而泥巴自然成为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从小就喜欢捏泥巴,小时候常常会做一些小狗小动物什么的当玩具,很有成就感。”单调的童年因泥巴而有了乐趣,这是铭刻在芳林头脑中无法磨灭的儿时记忆。

  随着年纪的增长,在同龄的伙伴早已丢掉泥巴,拿起课本时。未曾想到的,叶芳林却依旧“泥”不离手,而且一玩竟然玩出了大名堂。

  拜师 妙手塑起东方神韵

  泥塑在温州,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从瓯海白象塔出土的北宋彩绘泥塑佛像和近期在平阳宝塔寺双塔发现的17尊宋代泥塑佛像造型古朴,体态均匀,可知,至少在北宋时期,泥塑在温州成熟。

  “18岁时,我拜了雕塑艺术大家周如章为师,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叶芳林说,经元明清至民国,一代代温州泥塑艺人,用聪明的才智,改良传统泥塑艺术,创造出融瓯越文化的泥塑作品。而其老师周如章,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周如章家中习艺的六年,从最初的平面草图到创作构思、取泥加工、搭骨架、上泥、塑造、翻模、上色等等一系列工序,叶芳林学习钻研一丝不苟。得到了周如章的言传身教,叶芳林把泥塑这门古老的技艺,在题材、造型、材料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老师常说,要吃透传统塑造中精华的东西,要努力去塑造中国人自己看上去舒服的形象,要有亲切感。”叶芳林说,每一件作品都是和文化相结合的,不能凭空想象,不仅需要有绘画的功底,还要对作品的历史来源等相关资料进行考证,再加以创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叶芳林制作的关公、屈原、李白等塑像屡屡在全国获奖,声名鹊起。2007年,一只十米多高的雄鹰翱翔在江西省鹰潭市作为城市标志;永康人民医院前面展现《生命之环》;应浙江神雕铜雕集团邀请,芳林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塑造了一尊20米高的千手观音。2006年,芳林创作的《玄奘法师》更是被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时,作为国礼赠送……

  可是和大多非遗一样,昔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泥塑,在现代化的潮流中,也步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传承 跟紧时代步伐的发展

  西下的夕阳透过窗,缓缓的倾泻。给工作室中一件件静穆的泥塑,镀上了一层金光。“现在做泥塑的,大多都转行了。”叶芳林沉默了一会儿。同样是做雕塑手艺,材质是泥巴,可能无人问津,但如果换做了高档的黄杨木或玉石,那就价格不菲了。

  “泥塑是所有雕塑的最基本手艺,不能忘本。”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温州市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亲近非遗项目,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泥塑,成为了最受学生们欢迎的非遗课程之一。这对于叶芳林来说,每周一下午,走进龙湾实验中学的的泥塑课成为了一周中最期待的时光。

  “传统的泥塑大都是宗庙神像,这可能和现在生活距离较远。不易于大众的接受。”叶芳林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在泥塑创意上跟紧时代,下足了功夫。像包括福娃、机器猫、奥特曼等等卡通人物,让学生们对泥塑这一项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艺术源于生活,泥塑只有不断的发展,融入生活和时代,才能继续活下去。”

  2007年,一只十米多高的雄鹰翱翔在江西省鹰潭市作为城市标志;永康人民医院前面展现《生命之环》……昔日多为宗庙神祠的泥塑,在叶芳林的手中,不断变化创新题材,成为一座座城市标志,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赋予新时代内涵的古老泥塑,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沧田桑海,岁月变迁,面朝着东海的龙湾区,依旧静静的据守着瓯越大地的海天之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拗口名词,在这方黄泥地上,完成了从厘清概念到深入人心的历程,而匠心独运化泥土为神奇的泥塑,历经沉淀洗礼,必将在这方土地,书写新的千年。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许淑瑞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