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盛夏的阳光洒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西旸镇的山坡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为确保西旸镇兴农光伏发电站稳定运行,国网浙江泰顺供电公司员工张来生和蔡科祈再次深入这里,进行例行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2017年,泰顺县被列为“光伏小康工程”实施县。作为重要项目之一,兴农光伏电站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总装机容量22.836兆瓦,是温州市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光伏帮扶发电站,同时也是泰顺县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重要依靠。光伏项目凭借适应范围广、建设周期短、预期收益稳定,为全县56个经济薄弱村和1.3万户低收入农户带来了近2000万元的收益。
兴农光伏发电站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光伏板的遮光效果,种植了大片的红豆杉。红豆杉被誉为“绿色黄金”,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当地已培育红豆杉苗20亩20万株,光伏板下成功试种面积达100亩。
“光伏板不仅能发电,还能为红豆杉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兴农光伏发电负责人表示,西旸镇正酝酿启动全新的光伏产业项目,结合光伏发电与药用红豆杉种植,建设光伏+药用红豆杉产业园及提取工厂,计划用地面积约3000亩,预计投资约5亿元。红豆杉的种植和提取紫杉醇的技术正在不断完善,未来将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光伏小康工程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西旸镇的浙南运动飞行基地推出了“空中看光伏”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形成了“光伏+观光”的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周边民宿、酒店和农家乐的发展,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兴农光伏发电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光伏电站的规模,增加更多的光伏板和相关设施。同时,我们还将开发更多的生态农业项目,与光伏发电结合,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定期巡检保障稳定运行
为了确保光伏发电站的正常运行,泰顺供电员工张来生和蔡科祈每月都要进行细致的巡检和维护工作。他们不仅要检查光伏板的运行情况,还要维护相关的电力设备,确保每一条线路、每一个变压器都能正常运转。夏季的高温和频繁的雷雨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毫不懈怠。
张来生说道:“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保证光伏电站的每一度电都能稳定输出,确保村民们的收益不受影响。这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使命。”
在巡检过程中,蔡科祈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流程:“我们每月都会进行一次设备检查,特别是在台风季节,必须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每次巡检结束后,我们都会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任何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光明未来的希望
泰顺县的光伏小康工程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树立了典范。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光伏发电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模式正逐步推广,带动了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兴农光伏发电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光伏发电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光伏发电和生态农业的结合,我们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展望未来,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将继续开展“纪检+服务保障”专项行动,秉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不断提升光伏发电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电力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泰顺县的光伏小康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贡献更多的力量。
张来生总结道:“我们希望通过光伏发电,让更多的村民受益。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会全力以赴,确保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为村民们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光明。”
通过光伏发电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泰顺县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机遇。随着更多光伏项目的落地实施,泰顺县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梅传双)
稿件来源:温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