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视

走访1300个家族企业,大学生团队揭示“家业长青”的传承密码

  温州新闻网讯 (通讯员 蔡轩 胡施雅)在云南普洱的茶山深处,温州商学院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蒋谨竹连续三天跟着茶农采茶、炒茶,笔记本上记满了采茶传承人讲述的家族兴衰;在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金彦彤,举着GoPro记录“棚二代”嫁接物联网传感器的全过程……过去两年,由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在校学生组成的“共富密码”暑期社会实践队和“啄木鸟”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度访谈1300个创业家族企业,整理出65万字访谈实录,提炼出家族创业企业成功的“共富密码”——即由内驱力、自我力、迁移力、愿景力构成的创业成功的个人因素模型。

  田野里的学术突围:65万字访谈里的理论生长

  “起初我们以为会听到很多分家产、争股权的狗血故事,但真正震撼的,是那些家族企业创业者的坚守与突围。”“共富密码”暑期社会实践队队长李鹏伟展示着调研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温州打火机家族、景德镇陶瓷世家等典型案例。  

  “共富密码”的执着探寻:大学生眼中的家族创业基因

  “共富密码”实践的成员们基于扎根理论,对走访调研的1300份家族企业样本进行分析,构建出家族创业企业的“共富密码” 模型。

  图1 家族创业成功的个人因素模型

  内驱力:藏在祖训里的“精神源代码”  

  在安徽省徽商老宅,团队发现了泛黄的《家规二十条》,“货真价实”四个字被朱笔圈注。“这不是空话!”陈师傅指着账本解释:祖辈坚持用川蜡防潮,成本高出三成却宁愿丢订单也不降品质。如今这份执着转化为“零缺陷管理”体系,产品深受用户喜爱。  

  自我力:技术迭代浪潮中的“精密主义坚守” 

  在温州瑞安汽摩配企业,企业主拒绝房地产暴利诱惑,专注25年深耕高精度零部件制造,通过构建“传感器网络-智能算法-工艺优化”三位一体的精密制造体系,将产品圆度的误差不断压缩。  

  迁移力:从“独狼”到“头雁”的生态跃迁

  在景德镇陶瓷产业带,团队跟踪记录了一个“迁徙样本”:老瓷厂三代传人李师傅联合30个家族组建“共享窑炉”,通过云平台分配烧制档期,使设备利用率从47%提升至89%,并孵化出“陶瓷+AR”新业态。  

  愿景力:刻入供应链基因的“品质契约”

  最令合作伙伴触动的是某食品企业的原料验收标准。当问及为何将“每批次检测700项指标”写入公司章程,公司创始人翻开车间陈列柜——那里保存着1998年因质检疏漏导致消费者投诉的档案袋:“现在我们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首页印着食品安全联盟23家成员名录,这是比营收增长更重要的战略坐标。”  

  2024年7月在暑期社会实践队拍摄的最后一张合影里,实践队成员们举着“共富”二字。这些从田野里长出的理论,正重新定义着中国家族创业企业的价值坐标——不仅要成为经济奇迹的创造者,更要做共同富裕的摆渡人。  

稿件来源:温州商学院

编辑: 许淑瑞 | 责任编辑:徐琼峰 | 监制:黄作敏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