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浓厚氛围,近日,赤溪镇“政校企”党建联盟在赤溪中学举办《习近平在浙江》学习青年读书分享会。
赤溪镇相关干部、“后浪”工程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班学员、中交四航局228国道苍南项目部职工、赤溪中学师生代表等参加了活动。即日起,栏目将陆续展播相关读书分享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促进成长、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读《习近平在浙江》有感
各位领导,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在《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深刻指出:“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教师更应该从小事做起。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对照,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必须看到小事中寓意着深刻的道理。教育无小事。教师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导师,还是学生人生旅程的引路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要使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自己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准确的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在意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位置。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时,会和老师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会获得安全感,学习动力也会大大提升,承受挫折的能力也会增强,因为她知道,老师很关注我,我遇到困难随时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教师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尽快记住并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短时间内记住学生名字要花精力刻意来做。尤其是刚接触新生时,准确的叫出学生的名字会快速的拉近师生的距离,相互适应。
二、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
教师平时见到学生,热情地和学生打打招呼,唠叨几句温暖贴心的话,也是增进师生关系的有效做法。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每一次在楼道里遇到某某老师,和他打招呼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更能拉近学生的距离,要想让学生喜欢并自愿学习某一门学科,教师首先应走入学生的心里,想学生之所想,才能对症下药。
三、鼓励表扬,挖掘闪光,尤其是对待学困生。
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好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对某个问题,尽管你反复强调,但他们仍没能记住,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耳”,对他们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学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审视,假如这是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也有很多可爱、可贵之处。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可以让学生开心一整天,事情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用心去对待学生。其实,教育不一定要逼着学生全优而是要因材施教。应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
真正的教育,往往就蕴藏在那些很小很小的细节之中。小事虽小,却不容忽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给学生一句不经意的赞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提醒的手势、一个宽容的微笑,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他们一生。但我们往往会忽略了这些细节,认为这些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不足挂齿的小事,而不屑去做。我们要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的精神,不断从每件小事做起,从小事中取得一点点“小成绩”,并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相信长此以往,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成长。(作者:赤溪中学 王爽)
稿件来源:温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