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海新增新冠感染者超2万例,疫情仍在高位运行。3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27万例。
疫情严峻复杂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为何要坚持“动态清零”?抗疫大账怎么算?“动态清零”如何“快”?民生需求怎么保障?常态化防控如何体现刚性约束……回答好这些焦点问题,事关抗疫、民生和发展长远。只有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到实处,才能打赢抗疫的大仗硬仗。
这么多国家“躺平”,
我们为何坚持“动态清零”?
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一轮疫情来势凶猛,部分国家计划或已开始全面放松防疫。英国政府2月宣布“与新冠共存”,韩国、日本3月相继放宽部分防疫限制措施……
面对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有人心存疑问:这么多国家已“躺平”,我们为何还坚持“动态清零”?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奥密克戎的真实危害——
此轮疫情中,吉林市新冠感染者97.5%为无症状和轻症。但截至4月3日,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50名重症患者和35名危重症患者,其中10人需有创呼吸机支持呼吸。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吉林医疗救治组专家分析认为,奥密克戎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严重威胁。奥密克戎绝不是“大号流感”。
美国疫情在经历了圣诞假期的高峰后,近一周平均每日新增感染者仍近3万例、死亡病例近500例。韩国疫情仍处高峰,近一周来平均每日新增感染者近23万例、死亡病例约310例。
今年年初以来至4月7日,中国香港地区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病例逾8000例。而在2018至2019年冬季流感季,香港因流感死亡病例累计为350余例,以至于香港媒体人士感叹:“说新冠像流感,哪里像?我认为一点也不像。”
再看病毒继续变异的潜在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3月30日公布的研判中,未来一年新冠病毒可能出现如下演变:最乐观的情况,是奥密克戎之后的新变异株毒性显著减弱,现有疫苗可以应对;最糟糕的情况,则是出现毒性更强的变异株,且现有疫苗保护力快速降低。
德国联邦卫生部长4月6日表示,此前宣布从下月开始允许新冠感染者自愿进行隔离的措施是“错误的”,德国将继续沿用新冠感染者强制隔离政策。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最新数据显示,还有超5000万老人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这是所有人群中最脆弱的部分,他们一旦感染,重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说。
疫情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动态清零”,一旦形成规模性反弹,医疗体系就会面临被击穿危险。这就不只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冲击群体心理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经历过武汉战“疫”的“洗礼”、德尔塔疫情的考验,中国实现了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动态清零’总方针,是与传播力强的变异株多次殊死较量后的有效应对策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由此形成的中国式抗疫,靠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科学决策、高效协同。
要算大账算生命账
疫情还在扩散,一些城市陆续按下“慢行键”。如何看待付出的成本,关键要算大账,既算经济账,更算生命账。
首先来算这本经济账。高效落实“动态清零”,为中国发展赢得主动。从做出关闭离汉通道这一史无前例的防控之举,到多地采取从严从紧、管控封控的防疫举措,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
当前,国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快速增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疫情仍处高位运行状态。
短期来看,上海经济社会、群众生活会受到影响,但从一个国家、一个整体来看,局部地区、小部分人被管控,防止疫情扩散,换来的是更大范围、更广泛的百姓正常生产生活,是更加宽松、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如果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上有动摇,就会错失抗疫的最佳时机,这样代价会更高,损失会更大,后果更不堪设想。”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
再算这本生命账。防控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防疫成效的首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
抗疫初期,中国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费用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2021年2月,中国启动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开支1200余亿元;核酸检测费用一降再降,单人单检不高于每人份28元……
“对人民生命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到底是不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3号馆改建工程完工交付。“四叶草”将变大方舱,总计将达5万张床位。
对战新冠病毒,中国始终不计成本地开通救治通道,一切为生命让路。
“人命关天。”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在“义”与“利”之间,中国共产党的选择是始终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
“动态清零”重在“快”字
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防控难度升级,中国还能继续实现“动态清零”吗?
“从我国疫情防控经验来看,现行防控措施应对奥密克戎是有效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关键在于落实“四早原则”,压实“四方责任”。
更快,才能在与病毒较量中领先一步。
“动态清零”的精髓是快速、精准。快速的核心,是对不同的变异株要跑得比它更快。真正做到快,就是发现快、处置快。
为进一步提高“早发现”能力,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3月研究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综合分析研判,奥密克戎不影响我国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这意味着,病毒的隐匿性再强,我们一样有办法及时“定位”。
光是“定位”还不够,随着病毒传播速度大幅变快,应对节奏如果不随之全面提速,就好比急症遇到慢郎中,势必贻误战机。公安、公卫、工信协同做到风险人员应查尽查,学校、养老院、工厂企业等重点场所防止成为疫情“放大器”……
“实现‘动态清零’目标的难度比以前更大,这就需要我们更早地发现疫情,更快地采取措施,各项措施的落实更彻底。”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
更快,就可以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天津,从1月8日疫情突袭,到1月21日宣布社会面清零,国内首次大规模迎战奥密克戎取得阶段性战果。深圳,从按下“慢行键”到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开始有序恢复,用时不到10天。上海,一月之内,核酸检测能力翻数倍;全国10余个省份、数万医护人员八方驰援……
疫情波折反复,只有以快制快,加快工作推进、加快任务落地、加快目标完成,才能掌握战“疫”主动权。
“迎战奥密克戎,中国为什么能?答案是:行动快、功夫细、人心齐。”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病毒再狡猾,只要坚持“动态清零”,疫情依然总体可控。
疫情防控越严格,
民生保障就要越细致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防疫封控之时,一些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出现了“买菜难”“就医难”问题。随着各方工作力度加大,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加以解决。
在上海,本地感染者人数快速攀升,社区封闭管控,居民居家不外出,大部分快递人员滞留,末端配送压力骤增。“米袋子”“菜篮子”进楼入户“最后100米”遭遇梗阻。
保障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无忧,是抗疫中的一道必答题。
“千方百计抓好保运保供保链。”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集配集送,上海正在与超市卖场、电商平台等对接,努力打通生活物资配送“最后100米”。
4月3日至9日,上海市消保委连续推出“居家抗疫团购汇总”,保供平台纷纷加入,上海31.3万名党员参与到小区封控物资保障工作,协调采购、长途运输、终端配送……
坚持防疫、保供并重,解决好老百姓的“燃眉之急”,正是“动态清零”的题中应有之义。
地处上海市金山区的石化街道,有9万多户居民,老年人口多。疫情封控期间,人不能出、药不能停,怎么办?
由医务人员、机关干部、居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医疗“应急队”“咨询队”“配送队”,一条配药绿色通道快速开通。
保障百姓正常就医需求。精准划定封控范围,对个别诊室实行“非必要不封控”,明确三级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等不得随意停诊。
防控要既精准又有“温度”,要将疫情处置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解决好民生小事,事关“动态清零”大局。处理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关系,是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必答题。
常态化防控
要体现刚性约束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新冠病毒未来如何变异,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疫情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防控策略和措施也在相应不断发展。”梁万年说,防控策略和措施取决于全球疫情走势,取决于病毒变异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变化以及中国疫苗接种覆盖率等多种因素。
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动态清零”仍是现阶段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
对多地疫情进行复盘不难发现,无论是重点区域消杀不到位,还是没有落实扫码登记、体温检测等防疫措施……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做不好,就会出现漏洞和短板,给病毒反扑的机会。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必须要有刚性、不打折扣。
“防”是应对疫情的第一条战线。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仍需不断健全。从入境人员隔离管控到涉疫风险人员排查,从加强重点人员保护到完善冷链货物运输……把可能的风险扑灭在萌芽中,将病毒阻隔在传播前。
战在“疫”时,功在平时,端口前移,事半功倍。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被实践证明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疫方式。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有利于实现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落实细节,拒绝“躺平”,控制疫情的压力和成本就会减轻。戴好口罩、进门扫码、测量体温、勤于洗手……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疫情防控的大网要织得更紧更密。
与新冠病毒的较量,我们需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一定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
来源:新华社
稿件来源:网信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