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视

规范网络语言,别被黑话“黑化”

  作为世界上唯一历经数千年而没有中断的表意性文字,汉字有自信,也有尊严。

  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随之而来的,是以个性化、缩略化、谐音化为特点的网络语言,正在不断涌现。

  一些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用语。但也有一些低俗媚俗、粗制滥造、恶意曲解的不规范网络语言,正在侵蚀汉字之美,给正处在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带来冲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工具。近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开展的10项整治任务中,其中一项便是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这是时代所需、网民所盼,也是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图片

  ▲远离“网络烂梗”。李昂作/贵州法治报

图片

  需要强调,规范网络语言,不是要将它简单化地绝对禁止。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语言的演变》中,这样写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

  这段话形象地阐释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到,一些诞生在网上的新词,也走进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卖萌”“点赞”“刷屏”等词被收进第十二版《新华字典》,“内卷”“躺平”等词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它们不断“出圈”,带给时代更丰富的表达语汇。

  也应看到,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低准入性,网络语言也滋生出语言暴力、黑话烂梗、低俗色情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规范。

  黑话烂梗不断,未成年人还能不能“有话好好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如今不少孩子受负面网络语言的荼毒颇深,张口闭口就是“你这个老六”“完了,芭比Q了”,“蓝色妖姬切尔西,你不爱我真可惜”等。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网络烂梗正在不断蚕食规范用语的阵地。在课堂上、考试中,类似“真的栓Q”“慌得一批”等词语“登堂入室”。本是严肃的汉语表达,沦为无意义的烂梗,让人担忧。

  滥用谐音指代词,难道仅仅是为了规避审核?进过直播购物间的网友,对这些词语应该不陌生:直播间用“啵啵间”替代,“多少钱”说成“多少米”,购买被称为“秒”……诸如字母、拼音缩写及谐音黑话,宛如新时代的“摩斯密码”。

  另一些谐音指代词的影响则更为恶劣。2021年9月,新华社发文,矛头直指把“伞兵”一词当作某粗鄙词语的网络谐音词。原本是中性甚至是褒义的词汇,在被污名化之后,经过网络发酵,会造成相当恶劣的舆论影响。

  低俗色情隐蔽性更强,滥用汉字污染了谁的眼睛?媒体多次曝光过,不少涉黄交易或以缩写、或以暗语等方式,藏在网络“黑话”里。这类信息违背公序良俗,污染社会风气,尤其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比如,近年来“喝茶”“最近茶叶怎么样”等网络话语充斥社交平台,但其配图往往不是茶叶,而是年轻貌美的女性。事实上,这类涉黄暗语都是有特定意思的。“又有新茶到”表示“又有新人来了”,“茶叶标价”等于“交易价格”。

图片

  ▲规范使用汉字。蒋跃新作/新华社

图片

  对语言的创新使用无可厚非,但如果越过合理界限,甚至是突破规范底线,就很有可能走向反面、滑向深渊。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往小了说,对于我们每个人培养起良好的口语、书面表达习惯,提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都很有帮助;往大了看,它也事关文化的尊严、民族的自信、国家的发展。

  网络语言规范,早已不再局限于语言本身。在新传播手段的推波助澜下,它极易与其他社会问题交织融合,发酵为引起高度警惕的社会问题。

  对用户而言,造成理解障碍。网络阅读追求快节奏、碎片化,不规范网络用语在某种意义上会产生“病毒式”的传播,带来流量与红利。但它经不起深究,不利于公众对网络信息的理性思考与批判接受。

  对于还处在“同龄认同期”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为了获取同龄人的认可,在跟风心理的作用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使用不规范网络用语。黑话烂梗横行,无益于正确理解汉语的规范性、体会汉语的逻辑性。

  对机构而言,影响了内容的严肃性。流量时代,没人不想在流量池里分一杯羹。作为专业内容生产者和发布者的政府、媒体,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新词”,在发布中引用不规范网络用语,会导致自身形象和公信力降低。

  前些年,诸如“屌丝”等不规范网络用词大行其道,格调低俗、品位低下,却经常被某些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不仅没有起到正向的传播作用,反而消解了报道的严肃性,难以得到公众的信任和认可。

  对文化而言,削弱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粗俗的网络语言既是对汉字的糟蹋,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侮辱。当务之急,应建立起“话语约束”的常态化管理机制,促进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汉字这个“题眼”。规范使用汉字是培养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更是展现中国形象的必要之举。在互联网平台使用规范语,体现的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母语的自信态度、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可。

图片

  ▲《新华字典》(第12版)书封。/商务印书馆官网

图片

  汉字是语文素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自我表达的重要载体。

  在新的媒介传播形式迭代演变、新的受众群体不断涌现等新形势下,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需要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模式。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立法,用制度设计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应紧跟时代,持续关注并认真研究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对网络低俗用语进行“大扫除”,推动网络语言向好、向善发展。

  早在2016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强化对互联网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2021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再次指出,要“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

  自我“设限”也要自我纠偏,平台需担负好协同监管的责任。互联网平台应当守好第一道防线,但目前仍有部分平台出于用户流量、商业利益、审核机制等多重考虑,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说一套做一套”,对不规范网络语言监管不到位,甚至是纵容默许。

  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一方面,平台应用好自身的技术优势,及时分析总结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善于发现问题,做好规范使用语言的引导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建立畅通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受理问题投诉,强化对平台不规范语言的清理力度,维护平台的清风正气。

  每个人都不应成为“信息孤岛”,要多方联手,全面提升各个群体的网络素养。对于未成年人,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文字。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辨别和运用能力。家长也不能缺位,应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以身作则,带领未成年人培养起正确的语言使用习惯。

  对于成年人,在尊重创新的基础上,也要强调依法治理,提倡自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也别忘了“冲浪不能只跟风”。作为网络语言的主要生产者、使用者、传播者,成年人更应懂得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主动提升网络素养,对自身的网络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汉字的魅力从未消散,尤其是在今天,唯有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才能走出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困境,让汉字焕发出新的生机。

稿件来源:网信重庆

编辑: 许淑瑞 | 责任编辑:徐琼峰 | 监制:黄作敏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