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视

9年,记录一对母子生活!温籍导演潘志琪作品获上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我习惯在时间的长河里去打捞普通人的故事。”6月22日,由温籍导演潘志琪执导纪录电影《胡阿姨的花园》获得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奖。

  潘志琪用了9年时间,记录一对母子的故事,也记录了过去十年社会发展的进程。

  这两天,潘志琪接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媒体采访。对于获奖,他欣喜之后已放平心态,更期待上映后,能让大家看到胡阿姨的故事。

  9年时间

  记录一对母子的故事

  每年参与金爵奖“最佳纪录片”角逐的作品则以不同维度与视野,用影像化的体系谱写着人性的光辉,见证人类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反思与力量。《胡阿姨的花园》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纪录片,并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世界首映。

  《胡阿姨的花园》故事其实很简单:重庆胡阿姨在十八梯靠经营价格极其低廉的小旅馆为生,日子虽然清贫但她有时还会接济困难的住客。胡阿姨用废弃垃圾建造了一个缤纷花园,以这个诗意空间实现自我救赎并抚慰患病儿子。

  与工业化的方式不同,潘志琪总是从身边的空间寻找可拍摄的契机。2010年,他去重庆参加朋友的影展,他看到烟火味极浓十八梯跟它附近繁华的CBD反差巨大,而且十八梯马上要面临改造。这种电影化反差极大的空间,让潘志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开始关注相关的人物选题。

  刚开始,他拍过开茶馆的老太太、开麻将馆的大伯,卖一块钱一张票的录像厅老板。这些鲜活的普通人虽然有意思,但似乎支撑不起他的表达。两年后,他碰到胡阿姨,很惊奇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然有一位特别有灵魂的人物。“她的日常就是穿越繁华的解放碑,捡垃圾,再回到十八梯,正好连接起了我想讲述的两个空间。”

  从2012年到2021年,潘志琪用9年时间,记录这对母子的生活。母子俩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韧性狠狠打动了他。“胡阿姨身上有一种少有的理想主义,虽然现实很不堪,但她总是超越苦难,心存美好,就像是贫瘠土地里盛开的一朵鲜花。”

  前几天,潘志琪因为转机还去了一趟重庆。跟胡阿姨和她的儿子第一次看成片。镜头内外,同一空间、同样的人,记忆通过纪录片穿越回十年前,充满了时间的魔力。看到过往趣事,80多岁的胡阿姨和儿子少斌,看得哈哈大笑,潘志琪又举起了相机。“老人比以前老了,但是看到片子后,好像又找到自己鲜活的状态。”

  关注大时代小人物

  展现时代进程

  潘志琪拍摄纪录片差不多有20年了,时间可以追溯到他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期间。他觉得身边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部电影,背后的底色是城市化进程和现代消费主义。

  曾经,他的纪录电影《24号大街》,记录了杭州一条街道的变化,展现了外来务工者的生存图景。这几年,他还正在跟拍养蜂人行走世界各地追花取蜜的故事。

  潘志琪说选择普通人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在媒体上总能看到很多闪闪发光的人,很难看到小人物的故事。在我看来,普通人的生活也应该被看到。”

  区别于工业化的传统电影制作方式,潘志琪的纪录片选择一种手工化的方式来制作,进行作者性的电影式写作,他觉得自己更像一个纪录片“手工艺人”。

  他创作纪录片,基本前期拍摄只有他一个人,而且对人和事情的关注会持续很长时间。像拍摄《胡阿姨的花园》,几年来大多是潘志斌一个人扛着摄像机跟拍。以至于路人问胡阿姨,怎么这个人还跟着拍你?胡阿姨就笑着说,“这小子太闲了,没事干。”

  《胡阿姨的花园》

  将进入艺术院线上映

  在电影工业里,拍纪录片无疑是最“无利可图”的一个门类。很多人都问过潘志琪,花这么长时间记录,值得么?“就像问艺术家,为什么要做艺术一样。艺术电影也一样,即使没有资本扶持,总会有人坚持做下去。”

  接下来,潘志琪计划要让《胡阿姨的花园》进入艺术院线上映。他也清楚,面对商业电影的大环境下,纪录片如何培育更广阔的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总归要让更多观众人看到才好。”

  在潘志琪心中,艺术电影就是他的精神花园,像极了胡阿姨打造的那片花园,是清风明月,亦是精神绿洲。

  导演简介>>>

  潘志琪,温州人、纪录片导演,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创作纪录片作品:《迷藏》《24号大街》《逐花人》《胡阿姨的花园》。

  《24号大街》长片入选30届IDFA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长片主竞赛单元、55届台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提名、第2届西湖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等。

稿件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编辑: 许淑瑞 | 责任编辑:徐琼峰 | 监制:黄作敏
推荐视频